飛馬 過程管理的先進性
中國為世界提供了兩大機會,一是為高質量產品提供了一個低成本、高效率的外包市場;二是提供了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潛在市場。日本飛馬集團充分利用了這兩個機會和我國招商引資政策所提供的諸多優勢,使其合資公司“天馬”蒸蒸日上。隨后,專業生產繃縫機的飛馬獨資企業——飛馬(天津)縫紉機有限公司又于1994年成立。為使這“兩匹馬”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中國市場上順利地成長壯大,為遵循飛馬在中國的本土化原則“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保證產品質量”,飛馬意識到:必須成立專業化的專屬的零件廠來達到主機廠的生產需求。于是飛馬于2001年初又組建了另一獨資企業——福馬(天津)縫制機械有限公司,為其在中國的兩個主機廠提供零件加工。目前飛馬在中國的這“三套車”,已成為推動整個飛馬集團發展的重要力量。 國內機械制造成本上的優勢并不能掩蓋在開發、加工、社會化配套能力等方面的弱勢。中國為飛馬的高品質產品提供了低成本的生產制造優勢環境,而日本飛馬的科學先進的過程管理,更是“飛馬制造”的生命之魂。
零件加工精度嚴格把關
2003年12月9日,在中國縫制機械協會零部件專業委員會上,福馬(天津)縫紉機械有限公司榮獲第一批“中國縫制機械行業骨干零部件企業”稱號。福馬所采用的日本先進的加工設備為產品生產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障,也是保證先進管理的必要條件。而福馬在按照飛馬本社提供的圖紙、加工標準、工藝要求、檢驗規范及手段等進行加工生產的過程中,其特有的內部控制標準,也決定了福馬零件的高品質。各種不同零件的公差帶在圖紙設計當中的確定并不代表產品的質量,使每個不同零件均達到其特定的公差帶的中間值,才是飛馬品質的保證。飛馬對零件公差的控制一方面靠日本先進的檢測手段,另外就是飛馬對每個零件的出廠都定期進行工程能力指數(Cp值)的測算,這個Cp值涵蓋了保證零件品質的系列相關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