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民裕理事長在七屆三次理事擴大會議上的講話(上)
加強質量管理 實施精品戰略 把全行業產品質量提高到新的水平 各位理事、各位代表: 在這陽光明媚、大地回春的美好時節,我們相聚在美麗而充滿活力的蘇州吳江召開協會七屆三次理事會,回顧、總結去年的工作成績與經驗,研討、展望今年的工作安排與發展,它預示著今年又將是我們行業蓬蓬勃勃的發展年。借此機會,我代表協會向在座各位理事、各位代表,并通過你們向全行業職工致以誠摯的問候和良好的祝愿!
2003年是我國發展進程中重要而非同尋常的一年,全國人民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經受住了來自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來勢兇猛的非典疫情和頻繁發生的自然災害的嚴峻考驗,萬眾一心、奮力拼搏,應對挑戰、戰勝困難,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顯著成績,經濟發展出現了多年期盼的好局面,國內國民生產總值增幅達9.1%,邁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堅實的第一步。我們縫制機械行業在宏觀經濟強勁拉動和全行業職工的共同努力下,繼續快速發展。去年,全行業工業總產值230億元,同比增長15%;縫紉機產量1650萬臺(其中家用機1100萬架,工業機550萬臺),同比增長20%,縫制機械總產量約達1690萬臺;出口超過了7億美元,進口為5.63億美元,我國縫制機械進出口第一次出現了順差。更可喜的是,在科技創新工作的推動下,行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經濟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行業利稅指標同比增長達78.7%,行業經濟保持著快速、健康的良好發展態勢。
展望新的一年,世界經濟已走向全面復蘇,我國經濟正處于經濟周期的上升階段,國內外經濟學家普遍預測,2004年中國經濟將在較高水平上繼續穩定發展。與我行業發展緊密相關的我國服裝工業也繼續保持高速發展勢頭。專家指出,2004年是紡織服裝配額取消前的最后一年,為了抓住2005年后自由貿易帶來的機遇,發達國家服裝生產將繼續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同時,那些在傳統限額體系下發展起來的一些第三世界國家的服裝工業,將由于失去配額限制的優勢而遭到沉重打擊。這些國家的服裝生產將會逐漸轉移到具有競爭優勢的服裝生產大國。由于中國政局穩定,經濟高速發展,市場巨大,勞動力素質高而價格低廉,成為了國外產業轉移的首選之區。據美國紡織服裝界估計,2005年以后,60%的紡織服裝生產將來自中國。由此可見,宏觀經濟形勢對我國縫制機械行業發展是十分有利的。從去年底到現在,縫制機械市場需求居高不下,廣大企業加班加點,產品依然供不應求,這也表明,今年行業發展形勢是十分喜人的。但是,發展并不簡單的等同于增長,事實上也存在著“沒有發展的增長”,甚至“負發展的增長”,即總量雖然擴大了,但經濟結構沒有優化,經濟效益沒有改善。必須認識到,我國縫制機械行業當前正處在一個關鍵時期,我們一定要把行業工作重點轉移到調整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提高增長質量和效益上來。根據對影響我行業發展的全局性、方向性問題研究,去年全行業大力開展了技術創新活動,今年協會決定把提升產品質量水平作為行業工作的重點,以改變我國縫制機械產品只有價格競爭力,缺乏質量和品牌競爭力的狀況,實現行業經濟速度、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開創行業新的發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