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洗=水洗+熨燙? 贛州一家干洗店“掛羊頭賣狗肉
李文娟、記者周鴻報道:“干洗店的衣服都是用水洗的,他們只不過把工夫花在熨燙上。”8日,贛州市一位邱先生向記者透露了當地不少干洗店“掛羊頭賣狗肉”的內幕。
據邱先生介紹,許多干洗店從來不會把衣服放在白天洗,更不會當著別人的面把衣服放進干洗機。他還跟記者算了一筆賬:一臺國內生產的干洗機價格大致為10~20萬元(這是一般店主所不能承受的),而干洗店洗一件衣服價格為4~6元,按這種低廉價錢計算,干洗店根本無法賺錢。 當天,記者裝扮成一個顧客走進贛州市區一家干洗店,看見店里一位工作人員正用一把牙刷大小的棕毛刷子刷著一條褲子。記者問她在干什么,她說她正在給衣服上藥水,做干洗前的準備工作。記者看到所謂的藥水,是一些漂有白色泡沫的液體,記者上前聞到了一股洗潔精的味道。記者問這是什么藥水,該工作人員說是離子液。
當記者問干洗是否會損壞衣物時,這名工作人員笑著說:“我洗過的衣服最貴的要一萬多塊錢,幾千塊錢的衣服我也洗了很多。”記者又問什么時候能拿到衣服,她說今天晚上拿來就要到明天下午才能洗好。“我們的衣服都是晚上洗的。”當記者提出是否能在白天親眼看洗衣過程時,對方拒絕了。
記者暗訪中發現,所有的干洗店的擺設都不外乎是一臺縫紉機、一副熨板、一個蒸氣熨斗和一臺不知真假的“干洗機”。掛在店里的衣服雖然被套上了塑料袋,但袋子上依然落滿了灰塵。
據了解,經營一家干洗店的成本是很高的,除干洗機外,一桶干洗溶劑,即四氯乙烯就得3000元,干洗機工作一小時要耗電90度,并且干洗程序復雜,需要較多的人員,而這些小店都是無法滿足的。所以街頭一些干洗鋪的“干洗”,只是用干洗精刷一刷衣服的局部,或用水洗過后再熨一熨就可以了。而據一些店主介紹,由于洗衣價格低廉,而且洗出來的效果一般比家里洗的更好,因此很多人還是愿意拿到他們店里來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