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紉機零部件生產企業的專一化和精良化
目前國內的縫紉機零部件生產企業比較分散,如果單單從某一類別原器件的銷售價格來分,高中低檔也算齊全。并且大多數企業還是“多面手”,可以生產的產品大類甚至有幾十種之多。如果有客戶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比如在某一零部件上做一點個性化的改動,或者拿出較精致的樣品要求我們復制,我們往往敗下陣來,有時候甚至是以損失定單為代價的。令設備經銷人員頭痛的是:花色品種有限,質量以中低檔的最多。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首先是原器件生產企業盲目追求低成本,缺乏對市場需求的分析、忽略了自身優勢更不去考慮企業的發展方向和定位,只一味的撿需求數量大、工藝單純的產品上馬,絲毫不顧及市場的需求程度和飽和程度。只要“有賺錢就行”的簡單思維是造成零部件企業一窩蜂、一勺燴,產品檔次和品種集中的主要原因。事實證明,這樣的企業在長遠發展中是沒有競爭力的,他們獲得的是暫時利益,失去的是未來的更廣闊的市場。
針對以上情況,零部件生產企業應該結合自身的特點,把一種或一類產品做深做精。比如日本的吉田拉鏈(YKK)僅生產民用拉鏈一類產品,現在YKK的拉鏈品牌和生產基地遍及全世界。精益求精的品質和豐富的專業生產經驗就是有力的拳頭,就是儲備的資本。我們的企業更有必要靜下心來,腳踏實地考察市場,多在自己的產品上下工夫,積極與行業的專家和同仁交流,不斷進取。做客戶所需要的,更要做客戶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