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化“第二梯隊”的突圍之路
隨著市場的升溫,中國縫制機械行業正演繹著騰飛之歌。然而,要完成從大國到強國的轉變,離不開行業內企業的共同努力。目前,縫制機械行業的一線企業已經形成規模,那么二線企業的發展如何呢?據行業內有關專家介紹,二線企業的發展也非常迅速,二線企業是整個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從大國向強國奮進中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二線企業的發展,是機遇和挑戰并存的。那么二線企業將如何在大型企業和海外企業的重重包圍中規劃自己的發展路線呢?
浙江臺州美機縫紉機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林雪平說:“作為二線企業,我們的發展思路是,在技術上沖擊特種機,在質量上向一線企業挑戰。”
走精品化之路
在市場經濟下,質量是市場的敲門磚,也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林雪平說,“作為第二梯隊的企業,在綜合實力上與第一梯隊相比是有一定差距,但我們應該也已經完全有能力把某一產品‘做精’,在專一化上尋求發展之路。我們還沒有實力走規模化道路,但我們可以走精品化之路。”
美機縫紉機企業除了生產平縫機、包縫機外,同國內許多處于第二梯隊的企業一樣,一直致力于特種機的研發。他們的思路就是要在第二梯隊這個層面上贏得一席之地,“做精”是這個層面企業能夠與別人拉開距離的唯一出路。在特種機上做精,包括在質量上精益求精、勝人一籌,在產量上實現規模發展。
因此二線企業首先就是要全力把現有的產品做好。美機公司和相當一部份二線企業生產的某些特種機在質量上已經與一線企業非常接近,甚至可以抗衡。同時這些企業就是要推出自己的拳頭產品,加大開發力度,增加自己產品的亮點,提高知名度。
外貿市場:又一機會
外貿是二線企業的又一市場。在這個市場中,一線企業和二線企業的機會均等。因為終端客戶對于中國企業不是很了解,主觀上不會有一線企業、二線企業之分。對于出口企業來說,他們只認質量。在外貿方面,二線企業應該抓住機會,擴張市場以拉動發展。
美機公司去年在外貿市場贏利達100萬美元,今年預計將達到200萬美元。林雪平說,“只要產品保證了質量,國外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對于國外的客戶來說,國內的眾多品牌增大了他們的選擇空間。一些早期打入國際市場的企業,因為質量問題使一些老客戶背
離,這為后來跟進的二線企業提供了新的渠道。在外貿擴張上,二線企業一定要堅持不懈,堅守陣地,要禁得起市場的考驗,要用品質去角逐市場,而不能靠價格戰來取得市場以圖一時效果,只有品質才能使產品走的更遠。
機殼,再發展的關鍵
自主開發機殼對企業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現在申請外觀專利的項目愈來愈多,這既體現了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提高,也體現了機殼在整個產品過程中的重要性。
目前第二梯隊企業的機殼多是外放加工,缺少自主開發設計。這個問題在第一梯隊的企業當中已不存在,一線企業非常注重機殼的研發和制造,沒有哪一家愿意把機殼外放給別人做。中捷、杰克等企業都曾大量引進加工中心,在機殼制造工藝上已經達到了一定水平。
林雪平說:一線企業有資金實力,解決問題相對容易。對于二線企業來說解決機殼自主設計目前還是一個考驗,但第二梯隊企業要發展必須要有這種能力。二線企業在解決機殼問題上面臨兩大難題,首先企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其次是人才缺乏,整個行業中做機殼的技工很難找。問題看起來有些艱巨,但可喜的是,二線企業都已經意識到了它的重要性,正在積極努力地去做,這必將帶來第二梯隊快速的成長。
吳正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