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交會一期成交近150億美元
廣交會副秘書長、大會新聞發(fā)言人徐兵21日對外公布說,第95屆廣交會一期出口成交額、到會采購商數(shù)量都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態(tài)勢,6天共計成交148.9億美元,比上屆增長14.5%。
本屆廣交會是首次全面在琶洲新館和流花路舊館同時舉行,并第一次設立了“品牌展位”。徐兵說,第一期展出的工業(yè)類、紡織服裝類和食品醫(yī)藥類三大類商品18個展區(qū)中,機電產(chǎn)品成交遙遙領先,達82.3億美元,比上屆增長12.4%,占總成交額的55.3%;服裝、紡織品和建材成交也非常活躍,金額分別為25.9億、19.8億和5.3億美元,比第94屆廣交會分別增長29.8%、24%和110.6%。
參展的48個交易團中,成交額居前三位的依次是廣東、江蘇和浙江,成交額分別為20.3億、14.1億和9.6億美元,分別占成交總額的13.6%、9.5%和6.5%。
從國家和地區(qū)分布看,成交位居前三名的分別是歐盟、美國和中東,金額分別為39.4億、23.2億和19.3億美元,比第94屆分別增長16.7%、11%和9.2%。對印度、俄羅斯和澳大利亞出口成交快速增長,比第94屆分別增長26.4%、20.9%和18.5%。
國有企業(yè)、私營企業(yè)和外商投資企業(yè)成交分別為93.2億、30.5億和10.9億美元,所占比重分別為62.6%、20.5%和7.3%。私營企業(yè)成交增幅最高,比第94屆增長73.7%。
本屆廣交會首次在家電、服裝等24個展區(qū)的最佳位置設立“品牌展位”,品牌展位占展位總數(shù)的7%。第一期涉及品牌展位的展區(qū)有家電、服裝等12個展區(qū),在6天的成交中,品牌商品的成交額達35.6億美元,占一期總成交額的23.9%。家電類品牌商品成交18.1億美元,服裝類品牌商品成交7.3億美元,電子及信息總類品牌商品成交32億美元。其中青島海爾、廣東美的和廣東格蘭仕成交額占據(jù)企業(yè)成交額的前三名,成交額分別為5.2億、3.6億和3.1億美元。
徐兵說,一期到會采購商累計91511人,來自世界200個國家和地區(qū),比第94屆增長8.3%。來自亞洲、歐洲和美洲的采購商分別為60436人、11547人和9750人。非洲和大洋州到會采購商增長較快。
到會的新采購商增幅較大,累計42259人,增長22.9%,占一期到會總采購商的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