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縫企新理念引領前行
伴隨著年初火爆的行業態勢,江蘇的縫制設備行業也迎來了發展的高峰。前不久,記者前往江蘇靖江、張家港、常熟等地,發現所到之處,一些縫紉機企業不約而同地掀起擴建生產規模的熱潮。江蘇省輕工協會縫制設備行業分會副秘書長李樹生形容這種現象是企業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審時度勢,做出的理性選擇,是企業發展的必然。
過去的十多年里,江蘇的縫紉機工業取得了迅速的發展,在管理、營銷和技術進步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取得長足進步。目前,江蘇的縫制設備制造企業已經走到了歷史上最好的時期,在服裝產業有序發展的宏觀背景下,企業發展進入良性的軌道,臺板、機架、旋梭和連桿等優勢零部件產業在提高產品質量和管理質量基礎上快速發展。
這是在充分進行市場調研的基礎上,企業在特定時期做出的科學的選擇。李樹生這樣來形容企業的發展。靖江謝橋臺板廠不僅在建設新廠房,同時還并購了當地一家鋼廠,將業務延伸到上游,與機架配套加快發展,從而開辟新的利潤增長空間。常熟禹東臺板廠新上整燙、熨燙項目,將業務拓展到服裝機械領域。在江蘇,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類似的現象,他們奮起直追,急于迅速趕超浙江的同行。
我們注意到,政府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也在發生變化。政府在長期堅持下形成的粗
放型的工業基礎,經過多次改制,民間資本也逐漸顯現出了張力,促使企業往集約化方向發展。在靖江一些企業身上可以看到,這一點正在集聚地影響著每一位企業老板。他們渴望企業改制徹底,希望盡快地融入市場。經濟的發展往往超出人們想像地改變著生活,改變地域競爭態勢。變化比計劃來得快,這是工業化加速過程中的必然現象。
由于國家對土地和信貸加大了宏觀控制,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彳艮多問題都需要自己動足腦筋,這樣以來,企業的能力也能得到最大的釋放和提升。標準工業集團下的常熟臺板廠以生產臺板為主,同時也生產包縫機,其原有生產能力已經不能滿足日益擴大的市場需求,正在建設中的廠房將很快投入使用。
近年來,通過“走出去”參加一些如同CISMA一樣的有影響力的國際展會,企業認清了自己的優勢和差距。在制定企業發展目標時,著眼于經濟增長的質量和可持續性,能看得長遠。我們欣喜地發現,江蘇的縫制設備制造企業以省協會為紐帶,及時互通信息,促使企業發展日趨成熟,過去所有企業同時瞄準一個項目盲目擴張,片面地以規模為發展目標的局面已經遠離企業的視線,現在是在產品種類、規模上下工夫,以質量積累為基礎,朝向多元化方向發展,看到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以臺板、機架、旋梭和連桿為核心,有選擇地新上利潤比較大一點的項目,形成板塊優勢,提高江蘇整體的競爭力。 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