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我國縫制設備的開發
隨著審美觀念、價值觀念、文化觀念的改變,人們對服裝服飾的要求越來越高,“實用、經濟、美觀”的消費意識正逐漸向“美觀、實用、經濟”轉化。面對如此龐大的國內服裝市場,要想從數量和質量上保證供給,不斷滿足人民的生活需要,單靠國外進口是絕對不可能的,唯一的辦法只能依靠自己的服裝工業。服裝的縫制工藝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服裝的美觀、實用、經濟,而縫制設備直接影響服裝的縫制工藝。計算機的應用系統在縫制設備上的開發對我國縫制設備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實踐證明,只有提高我國縫制設備的性能,積極開發計算機應用系統在縫制設備上的應用,才能真正實現服裝的美觀、實用、經濟。
計算機應用系統(數控)縫紉機是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發展起來的一種程控自動化工業縫紉機,現在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服裝的領子、袖頭、門襟等特殊部位,如用普通縫紉機進行縫制,產品品質很難得到保證,而且生產效率很低,而數控電腦縫紉機正好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如今,我國的縫制設備大多采用了機電一體化,如電腦平縫機、高速電腦套結機、電腦繡花機等。
數控縫紉機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對縫跡的圖形進行程序設計,稱為數值情報,然后按一定的編碼方式編制出程序表,并記錄于特定的紙帶上(紙帶打孔);紙帶孔所示的數值情報通過數值情報處理機的讀取裝置時,按編碼程序對縫紉機及其附屬自動機構發出各種動作指令,從而自動完成縫紉、切線、變換速度、縫針自動定位、移送縫料、夾取成品及堆積貯存等一系列動作。其中程序設計有手工和自動兩種方式,無論哪種形式的程序設計,對提高縫制質量和縫制產量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國的縫制設備要想在國內與國際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必須加強計算機應用系統在縫制設備中的開發與應用。
當前,我國的縫制設備制造工業正進入一個重要的產業升級階段,一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戰略轉移的時期。當前,我國的縫制設備制造業機遇與挑戰同在、困難與發展并存。面對國際與國內兩大市場的需求,從整體上說,我國的縫制設備制造業仍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我們必須認識到,日本、德國、美國等許多國家縫制設備的開發與研究比我們要快得多,我們只有積極探索計算機在縫制設備上的開發與應用,積極研究縫制設備的機電一體化,我國的縫制設備才能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這也是21世紀縫制設備進一步發展和振興之路的重要課題。中國縫制設備行業已經從過去的以低附加值、初級產品出口為主,轉向現在以高附加值、深加工、精加工產品出口為主的階段,如果我們還是一如既往地仿制的話,我們的縫制設備制造業將面臨重大危機。只有進行高科技的研發,不斷生產高科技含量的縫制產品,我國的縫制設備制造業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寬。
讓我們高興的是,近幾年,計算機應用系統在國產縫制設備中的開發與應用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我國自發研制的電腦平縫機、絎縫機等等,無論是技術性能,還是縫制質量都能與國外的同類產品相媲美。但我們還要清楚的看到,我國的電腦縫制設備離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距離,系統穩定性差,再加上很多的廠家和用戶在使用電腦縫制設備的時候不按照產品的說明去使用,大大的縮短了電腦縫制設備的使用壽命,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我們必須注意基本的保養與維修,才能使我們的電腦縫制設備得到充分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