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與進口縫制設備的機械性能比較
我國工業縫紉機械制造起步比較晚,但在短短的50多年時間內有了很大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服裝產業的興起,我國的服裝機械制造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徹底改變了“起步晚、基礎差、專業人員缺乏,只有仿制能力,沒有獨力開發、研制新產品能力”的被動局面。
中國縫制設備的質量、性能有了很大提高。縫紉機的外觀也從以前的黑灰色,變成了國際流行的粉墨噴涂的白灰色,這不僅僅是外觀上的改變,這還是實用以及外觀設計等方面的改變,使縫紉機更具美感,可以說這是觀念上的更新。更可喜的是我國生產的高速平縫機DB(A)指數近年來大幅度下降,這不僅僅是噪音值的下降,更是平縫機質量方面的質的飛躍,是機械加工精度的提高,這與機頭配制的臺板、馬達質量的提升以及關鍵部位采用高耐磨合金材料有很大的關系。
在使用初期,新的國產縫紉設備和日本兄弟公司的同類產品相比,無論是在外觀、噪音,還是縫紉性能上的差別都不是很大。但是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國產縫制設備就會出現明顯的差異和不足。國產縫制設備之所以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暴露出諸多不足,主要是因國產縫紉機零配件熱處理技術不過關。我國的大部分縫制設備生產廠家,對零配件的熱處理還停留在井式滲碳,依然采用鹽浴氰化對零配件進行工業淬火。這樣的淬火處理,溫度高了零部件就容易變形,溫度低了又達不到淬火變硬耐磨的目的。溫度高,零部件變形后會產生很多廢品,于是企業往往只對零部件進行低溫淬火處理,零部件的產量提高了,但零部件的耐磨性降低了,容易磨損產生間隙,造成零部件同步移動、錯位、零部件松動、竄動等故障。使用2年左右的國產高速平縫機一般會出現:針桿、上軸油封等部位漏油,高速運轉發熱造成機器咬死,牙叉磨損間隙增大,引起上下竄動等故障現象。而進口縫紉機零部件的熱處理,大多采用密封箱式淬火,零件滲碳后軟氮化處理,這種熱處理工藝,使得零件的硬度和光潔度更適合高強度、高速運轉的需要,與國產縫制設備相比,進口縫紉機運轉穩定、噪音低、使用壽命長。
在專用輔助特種機領域,圓頭鎖眼機是服裝行業最重要的服裝機械之一。國際著名品牌有“杜克普”、“勝家”、“利是”等,我國有能力生產圓頭鎖眼機的企業只有少數幾家,我所接觸的國產圓頭鎖眼機中,大多是以德國杜克普558圓頭鎖眼機為藍本生產的,普遍是以連桿-蝸輪轉動為主,噪音高、縫鎖速度慢、操作繁瑣(非電腦控制圓頭鎖眼機);在縫鎖中,鈕孔花型的變換,需要來回更換孔形模盤;縫制西服駁頭插花眼時,(不切孔)還需要卸下刀塊,操作很不方便,效率低;由于零配件的熱處理問題,設備容易磨損,極易造成彎針架、護針架的松動,針桿上下竄動,同步配合時間錯位,從而頻繁出現跳針、斷線、打針等故障。當然,與進口設備相比,國產圓頭鎖眼機也有其優點:具有價格優勢,只是進口圓頭鎖眼機的1/3;另外,結構簡單,零配件幾乎通用,維修相對日本勝家299簡單的多。
日本勝家299圓頭鎖眼機,是以齒輪轉動為主,由提花輪控制花型和鈕孔的大小,所有的調節都可在提花輪上完成。299縫鎖效果美觀,這與獨特設計的二組彎針和彎線輪有關;所形成的線跡飽滿,立體感強;299的緊急剎車裝置,使它不會出現因縫線斷開而形成的空車運轉難題;還有它的不落刀操作方式,避免了不需切孔而卸下刀塊的麻煩,效率很高。但其價格很高,非易損配件不易購買,維修難度大,不適合中小服裝企業用。
總而言之,國產縫紉機與進口縫紉機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只要我們在看到成績的同時,能正視不足,加大技術引進和改進的力度,各企業強強聯手,做到高起步、高品質,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一定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縫紉機生產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