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大連補鞋 今成億萬富翁
昔日大連補鞋今成億萬富翁35歲的阮積祥已成為擁有1300多人的大企業的董事長,他的企業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銷售點。浙江省臺州市有一個享有盛譽的三兄弟創辦的企業——中國杰克縫紉機有限公司。擔任這個擁有1300多人的大企業的董事長的老三阮積祥,今年僅有35歲。8年前,他還是一個挑著補鞋挑,踏遍大連街頭巷尾的鞋匠,然而,現在他的企業在全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國各省都有銷售點,公司一年銷售額達到5個億,是浙江龍頭企業之一,他本人被評為“浙江杰出企業家”。
帶領50多名中高層干部到連聽課 5月22日,這個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做出了令全公司職工驚訝的一件事情,在生產正處于高速運轉之時,他竟然帶領全公司的50多名中高層干部到大連聽“企業文化課”,許多人納悶,為什么不去北京、廣州、上海,卻偏偏選擇大連呢?原來,阮積祥對大連具有特殊的感情。8年前他曾挑著補鞋挑子在大連補過鞋,他要讓員工們重溫創業歷史。同時,他還在一次會上結識了大連企業文化研究會的會長鐘祥斌教授。他對大連的這位老學者佩服不已,要讓所有的干部聽聽他的課,同時再去參觀一下大連的一些知名企業。 當天,鐘祥斌教授就帶領全體干部參觀了大連的十多家企業。晚上,阮積祥和所有干部認真地聽了鐘祥斌的關于企業文化建設的報告。在聽完兩個小時的課程以后,阮積祥稱,鐘祥斌的關于企業文化的報告反映了大連企業的進步,反映了一種新的企業建設的理念,對他們的企業建設非常有啟發。 后來記者找到了他,問他我們大連的一些企業紛紛到浙江去學習,你為什么卻反過來到大連來學習呢?他認為,大連的企業有很強的實力,大連的企業文化非常有特點,因此要到大連來學習。
8年前到大連來補鞋 他同記者談起了他個人的發展經歷,他在侃侃而談中,又時常流露出濃郁的傷感之情。他說,他出身在一個非常貧窮的農民家庭,他們哥三個都沒有工作,每天在很少的土地里刨食,家里非常困難,他甚至都念不起書。 8年前,不甘忍受現狀的阮積祥看到鄰居們有的扛起補鞋的挑子,走南闖北,雖然沒有發什么大財,卻也能養家糊口。于是,他模仿他們,做了一個補鞋的挑子,說服了爸爸和媽媽,開始了他走南闖北的創業生活。 開始的時候,他來到大連,大連的繁榮讓他眼花繚亂,他也顧不上這些了,他要養活自己,于是,他就在大連的街頭擺起了補鞋的小攤。 在這個小鞋攤中,他嘗盡了人間的甜酸苦辣,他看到過人們的白眼,也遇到過好心的大連人。在艱難困苦中,他在大連立足了腳,也掙了一點錢。從掙到了錢以后,他就開始積攢起來,因為這時的他,已經有了自己的雄心,他要憑著自己的本事,要辦自己的企業,還要出人頭地了。
踏遍雪原初嘗成功 他在大連只待了不到兩年,他的心又開始騷動了,他想開拓新的領域,想做更大的事情。這時,他聽朋友說在黑龍江省有個新買賣,推銷縫紉機,可以賺不少的錢,于是,他撂下了補鞋的挑子,來到了黑龍江,給人家推銷工業用的縫紉機。 冬天的黑龍江,天氣太冷了,他還要翻越密林雪原,把縫紉機送到客戶的手里。他說,在黑龍江的幾個冬天,他嘗到生活中最艱苦的一段時光,他是一個南方人,忍受了無數的苦難,他的推銷工作終于獲得了成功。 在推銷中,他獲得的最大的收獲就是,一方面了解了工業用縫紉機生產的基本原理和銷售這種機器的途徑,為他以后自己開辦自己的縫紉機企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在辛辛苦苦的工作中,他掙到了一些錢,他省吃儉用,為日后用這筆錢開創自己的企業打下了基礎。
哥仨聯手創辦自己的企業 經過了無數的磨難,阮積祥的毅力更加堅強,他手頭有了可觀的資金,于是,他同兩個哥哥商量要辦自己的企業,專門生產工業縫紉機。兩個哥哥在做小買賣中也積攢了不少的資金,于是,他們成立了中國杰克縫紉機有限公司。 在浙江這塊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土地上成長起來的阮氏兄弟,他們的血液里始終流著浙江人的那種勤奮學習、不懈努力、吃苦耐勞、敢于冒風險的基因,企業辦得出乎意料的好,企業由過去的年銷售額幾十萬元,一躍達到了5個億。2004年提出7個億的計劃,2008年將達到100億元的宏偉目標。公司要在一年內完成資本運作在香港上市,并成了浙江的知名企業,阮積祥自己則成了全省聞名的優秀企業家。
他最重視企業文化舍得花大錢 更令人佩服的是,沒有上過幾年學的阮積祥卻尤其重視企業文化的建設。 他的商業觀在創業初期就體現出來,他提出:“和、誠、拼、崛”的企業精神。觀念革命使他的企業不斷創新引領潮流,不斷推動人力資源管理創新、企業文化創新、企業制度創新、企業戰略創新、企業核心技術創新、企業管理創新。 近年來,他先后引進百余名研究生和大學生,引進日本專家,引進國有企業專業人才。每年拿出300萬元資金用于員工培訓,中高層管理人員人均每年培訓費3萬元到6萬元,形成了堅實的人力資源。他還建立了以董事長領導下的企業文化推進委員會的組織框架,對企業文化資源進行全面的挖掘和整合。
三兄弟讓賢 最近幾年,阮氏三兄弟先后到清華大學、中歐工商管理學院高級職業經理人學習班學習,他們更加成熟了,他們目光長遠,憑著經驗和高智商,35歲的阮積祥及其兩個哥哥毅然克服“家庭制”的弊端,相繼辭去了總經理、副總經理的職務,邀請年僅28歲的外省籍的大學生擔任總經理,實現了兩權分離,向現代企業制度又前進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