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是根本有為才有位—記山東省服裝行業協會
入世后,我國行業協會得到了較快發展,隨著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政府的部分職能將移交給行業社團。至此,行業社團將真正成為介于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民間中介組織,承擔起為企業、為政府服務的雙重重任。
作為我國的服裝大省,山東省的服裝行業在近幾年的發展中,協會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1996年8月,山東省服裝行業協會正式成立,協會下設服裝設計師和職業模特兩個分會及品牌推介委員會。目前,協會有來自多個領域團體的會員200多個,設計師分會和職業模特分會分別有個人會員110余名及320余名。
2003年底,省委、省政府又進一步提出了以建設制造業強省的目標,服裝產業鏈是建設制造業強省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協會圍繞省委、省政府的決策和發展目標及企業所需,開展了各項卓有成效的工作。
實施名牌戰略,促進產業升級
實施名牌戰略,是落實“十五”規劃、發展服裝產業鏈的重要舉措。為此,協會在創立名牌,樹名企、名師、名模方面,多次組織中國名牌、山東名牌、全國服裝百強企業、服裝新品牌的推薦宣傳活動;參與了山東省監督局名牌產品的推薦評選工作,并組織服裝設計大賽和職業模特大賽,推出了優秀服裝設計人才和模特人才。這些工作都對提升山東服裝企業、品牌、設計和模特的知名度,促進山東服裝產業的不斷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截至2003年底,山東服裝行業已有3個中國馳名商標、3個中國名牌、18個山東著名商標、32個山東名牌,由協會推薦入圍全國服裝百強企業的總數,也已連續八年排名全國第三。
實施引智工程,借勢發展
為借助國際的先進經驗和提升山東的服裝創新能力,2002年初,山東省服裝協會特邀意大利知名設計師巴達薩里先生赴山東省參加由協會組織的“2002山東紡織服裝創新、時尚報告會”。另外,還與煙臺市服裝協會共同在煙臺建設山東省服裝技術人才培訓基地,并于2002年聘請日本著名服裝板型師赴煙臺講學80天,培訓了一批高水平的實用技術人才。
承擔部分標準制定,積極組織企業學習
受省勞動廳委托,山東省服裝協會組織有關專家制訂了服裝剪裁、縫紉、整燙、機械維修保全四大工種和職業模特的職業技能標準及職業技能鑒定規范,并編寫了相應的培訓輔導教材。另外,還承擔了上述職業技能的培訓和鑒定工作,并向參加技能考核的人員頒發由省勞動部門驗印的技能等級證書。同時,為使企業及時掌握國家頒布的新標準,協會每年都組織服裝新標準的宣貫與學習,尤其對強制性標準和國際上已實行的綠色環保標準,更是提前進行學習考試,以幫助企業正確掌握標準,執行標準,避免因執行不嚴被動受罰。
推廣信息化應用,加強信息化建設
為推廣高科技信息技術的應用,近幾年,協會分別邀請美國格柏、法國力克、西班牙艾維、北京日升天辰、航天部710所、杭州愛科等知名公司和機構的技術人員來山東,就CAD/CAM系統進行現場應用演示,并組織服裝企業學習和交流,使全省應用CAD/CAM的服裝企業逐年增加,加快了企業信息化程度的提高。
在積極推廣信息化的同時,山東省服裝協會也努力加強自身的信息化建設。自1998年以來就創辦了《山東服裝信息》,是協會向會員單位傳遞行業動態、方針政策、流行趨勢、創新成果、企業謀略、國內外市場等多種信息的信息載體。近年來,《山東服裝信息》又與全國各省市服裝協會(商會)進行信息交流,從而豐富了信息的采集。
幾年來,協會認識到,要確立自己在行業中的地位,絕不能靠政府和企業賜予,而只能依靠服務,樹立全心全意的服務意識,把協會辦成一流的服務機構,處處以一個服務者的身份去履行自己的職責,才能得到政府的關注和企業的信賴,從而成為企業和政府都離不開的行業中介組織。(婁禮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