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東擴帶來新商機
- 2004年5月1日,歐盟將接受包括匈牙利、捷克、波蘭等在內的10個新成員國,從而完成其成立以來的第五次也是最大的一次擴容。擴容后的歐盟將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區域經濟體,其成員國也將由原來的15個擴大到25個。
歐盟東擴后究竟會給中歐經貿關系帶來怎樣的影響,這是目前中國政府部門、研究機構和企業談論的最多的話題之一。
據中方統計,2003年,中歐貿易額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達1252億美元,增幅達44.4%,超過中日與中美貿易的增長速度;歐盟已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僅次于日本和美國。如果算上10個新成員國,歐盟將成為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2004年,歐盟將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
因此,歐盟東擴無疑是歐盟經濟中至關重要的大事,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必將產生重要影響,同時它也會對我國縫制機械行業的企業出口帶來巨大商機。
據海關統計,2003年我國向波蘭、匈牙利等10個歐盟新成員國出口縫制機械為361萬美元,其中:出口繡花機9臺,創匯12.6萬美元;出口家用機13.8萬臺,創匯184萬美元;出口工業用自動平縫機289臺,創匯4.7萬美元;出口自動工業縫紉機2125臺,創匯30萬美元;出口普通工業縫紉機9358臺,創匯96萬美元;出口零部件33.7萬美元。目前,我國出口到這些國家的縫制機械仍以家用機和普通工業機等低檔的機種為主。隨著這些國家加入歐盟行列,將加快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增加投資、擴大對外貿易,實行歐盟統一關稅,這必將為我國縫制機械的出口帶來新的商機,有助于擴大我國縫制機械企業在該地區的出口。
專家認為,歐盟東擴將為中歐經貿關系創造新的機遇。首先,歐盟東擴后,中國的企業將面對一個更大、運作規則統一的歐洲市場,只要產品打入歐盟一個成員國,就可以進入其他成員國市場。我國企業在10個新入盟國家的業務相對較多,東擴為這些企業進入歐盟老成員國市場提供了機遇。其二,歐盟擴大后,歐盟的共同貿易政策、企業運作規則將適用于新成員國,這使得中國企業今后與25個歐盟國家打交道時,簡化了手續。其三,歐盟東擴后,新入盟國家的關稅會大大降低。目前,10個新入盟國家的工業制品關稅普遍高于歐盟的平均水平(3.6%)。以斯洛伐克為例,該國的海關關稅稅率分為普通稅率、最惠國稅率(協定稅率)和普惠制稅率。2002年,該國相對較低的最惠國稅率為5.77%。再如,拉脫維亞的最惠國基礎稅率為15%。入盟后,歐盟共同關稅的規定將適用于這些國家,這有助于降低我國企業與新入盟國家的交易成本。其四,隨著新入盟國家經濟的增長,居民收入會有較大提高,其購買力也會隨之增加。根據歐盟專家估計,東擴可以使新入盟國家的年經濟增長率提高1.3-2.1個百分點。中國的產品在新入盟的國家擁有較大競爭力和吸引力。可以預料,隨著新入盟國家公民收入的提高,對于中國產品的需求會有所增加。其五,歐盟東擴后,隨著10個新入盟國家居民收入的迅速提高,其產品的勞動成本的增加速度有可能快于我國,我國產品的價格競爭力將得以保持。
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隨著這10個國家加入歐盟,將對外執行歐盟統一的更嚴格的技術標準,中國產品也將面臨環保等非關稅壁壘的限制,市場準入的條件越來越高。但無論如何,大變動就意味著大商機。面對歐盟東擴這塊大蛋糕,我國縫制機械企業應趨利避害,順勢而動,贏得先機。首先,我國縫制機械行業應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以加強我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目前我國縫制機械出口主要集中在普通家用機和低檔工業機,它們共占出口的78%左右。盡管出口結構有了一定的改進,但是目前我國縫制機械的出口仍是以附加值低的產品為主。要想在歐盟這個世界最大的統一市場上獲取更多好處,必須認真分析和對待上述問題。其次,應加強對歐盟,特別是新成員國投資、貿易規則的研究,及早學會歐盟的游戲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