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與品牌對立追求短期效果
- 誤區之一:市場與品牌相對立
陷入這種誤區的人,一是把品牌神圣化,好像品牌不是打市場一開始就想要做的,而是等市場做大了才應該考慮,從而片面追求銷量;二是把做品牌與打市場對立起來,好像打市場與做品牌分別有不同套路似的。
片面追求銷量的結果往往導致對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品牌聯想等的建設視而不見,最終導致品牌的崩潰。例如三株的隕落,就是片面追求銷量忽視品牌其它要素的結果。當年的三株,廣告何其兇猛,銷售何其龐大,但是,龐大的銷售量并沒有支撐起不倒的品牌大廈,僅僅因一場官司,外強中干的三株便轟然倒塌,如流星般隕落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天的哈藥集團,同樣憑借鋪天蓋地的廣告傾瀉,卻贏得了銷售額的增長。據稱哈藥的廣告投入每增加一倍,銷售額便翻一番。應該注意的是,哈藥在公眾中的品牌形象如何呢?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于它最短的那塊木板。可以肯定地說,哈藥如果繼續目前的策略,而不盡快加強對其短邊的建設———美譽度、忠誠度的提升以及品牌聯想的建立,木桶的水也會枯竭。
誤區之二:廣告等于創造品牌
在市場營銷中,企業運用最多的就是廣告宣傳了。廣告的確造就了很多了“英雄”。比如轟動一時的標王———巨人、三株就是用廣告炒作起的“品牌”,其銷售額也曾達到了一個驚人的數字。但最后的“英雄”又有幾個能堅挺下來呢?究其原因,他們把過多的資金、時間以及希望都寄托在廣告宣傳上,而忽略了創造品牌的過程是一個全方位的立體“戰役”。它應涉及到市場調查、市場戰略、產品策略、渠道建設、廣告宣傳、營銷策略、營銷管理、品牌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例如沃爾瑪從不做電視廣告,然而它卻靠著全方位的立體“戰役”,創建出世界第一大零售商品牌。
品牌知名度可以靠廣告在短期內到達,而品牌聯想卻是品牌建設的一個長期工程,它是在品牌長期的運動中建立的資產;作為保持品牌穩定銷售的主要指標———品牌忠誠度更不是短期廣告所能達到的,除了完善的品牌規劃設計和持續優良的產品品質獲得顧客滿意度外,更有品牌長期一致的傳播在消費者心中建立的價差效應(與其它品牌比較,顧客愿意做出多大程度的額外付出);同時,消費者對品牌品質的肯定更是廣告所無法做到的,它不僅需要品質恒定如一,更有對品牌在發展過程中提出的創新要求。所以,創建一個品牌,何止廣告那么簡單!
誤區之三:片面追求短期效果
市場的不成熟性,使得企業的經營者更多地訴求于短期的經濟效果,忽略品牌的核心價值及長期的經濟效果。例如,作為中國家電行業領導者的長虹電視品牌的確立,是通過總成本領先戰略來建立起價格優勢的,因此降價促銷是其實施市場營銷策略的重要一步。然而,面對長虹凌厲的價格攻勢,同行業的戰略決策者往往容易失去定力,自亂陣腳,忘記了自己的核心優勢,使戰略輕易發生變化,從而使消費者對企業原本建立起來的品牌核心價值產生不信任,品牌形象被無情地破壞。
促銷就是一種能帶來短期經濟效果的戰術。促銷在一些企業的特別時期,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很多企業在做促銷時忽視了品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