憧憬中的服裝生產理想國
“服裝生產是一個古老的傳統行業,隨著人類物質文化生活的豐富,服裝的功能已從原始的遮羞、御寒上升到用以表現美、表現品位、表現傳統和魅力的所謂‘服飾文化’的更高層次上來了。” ------ 清華大學教授 俞昌
理想國藍圖――QRS
“服裝行業的特點決定了它是藝術和技術結合的最佳領域。
傳統的服裝行業從設計到批量生產,長期停留在手工和經驗的基礎上,優秀的服裝設計師也免不了要把大量的精力耗費在瑣碎的手工技藝上,這無形中大大地束縛了自己創造力的發揮。”
未曾涉足或接觸過服裝生產領域的人實實地很難從俞教授的這一番高論體會出服裝與生產之間的關系,因為大部分人對于“服裝加工”的觀念還停留在裁縫刀尺的比比劃劃、家用縫紉機甚至手工的縫縫連連上。可事實是,如果你想象不出我國做為世界“服裝工廠”的規模,即我十數億同胞外加“地球村”無數鄉親的衣裳是如何地在縫制,有多少人日日夜夜忙于這個營生,你可以試著想象一下,你為更好地“包裝”自己專門挑選了布料然后去裁縫店“量體裁衣”,可焦急等待的結果卻是過了季兒,衣服只能明年再穿的的尷尬變成了――你只需往那兒一站,就電腦屏幕上隨意更改的包括面料、款式、顏色與一切個人意愿的滿足與否搖頭不算點頭算,然后就在“店”內稍事休息,一件(套)試都不要再試的衣服實現了“立等可取”,因為你剛剛已經看過了它們穿在身上的“立體形象”。這就是QRS。
“‘QRS快速反應系統’是集設計技術、生產管理、計算機圖像技術、計算機自動控制、服裝機械與裝備等知識實現服裝設計生產、營銷管理快速反應的系統工程。
服裝QRS項目的建設為快速反應生產過程的研究提供了實驗條件,可在此基礎上模擬柔性生產的各種狀態的研究,培訓向產業轉化的成熟的技術方法。”
東華大學服裝學院QRS研究室在張文斌教授的主持下歷時四年將上述理念逐步付諸實現。據悉,該項目第一階段, 即“完成快速反應生產系統的吊掛傳輸裝置、微型生產線的主干機械設備,形成女裝柔性生產、快速反應生產工程的主體硬件設備”業已完成并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在國內某些先進的服裝企業,該系統或類似產品也已投入使用; 而項目的第二階段,即“配齊快速反應生產工程的硬件設備,進行多種生產狀態的動態管理研究,并實現與信息系統的連接,初步實現科研產業化。”則不僅是一個亟須完善卻又難于一蹴而就的攻關項目,更是一個“象牙塔”內外、起碼在業內長遠為之關注的話題。
服裝QRS 是一個工程研究項目,同時也是一個人性化十足的人文科學研究項目。它的提出既與現實的服裝生產相關,其實現也難能擺脫服裝生產的現實水平。“歐盟正在大力發展該種系統。如在德國漢堡建立了基于MTM (made to measure, 譯作單量單裁) 理念的批量服裝生產快速反應系統,就是經過自動三維測量后,調出樣板,經修改后快速反應生產的個性化服裝生產系統。”“不需要再做樣衣,”張教授解釋說,真正實現這樣一套系統,“是發展到一定程度,人們需求刺激的結果,一個理念的成果。”
可能因為面對外行,張教授更多地從人文的角度闡述、描繪著他的服裝生產理想國。然而最終他也不得不涉及“理想架構”中的缺憾,“目前的CAD實際上還是兩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