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成了王后的“御用縫紉工”
本報訊近日,我省某企業下崗女工秦長清踏上了飛往阿聯酋的航班,她即將走進這個美麗的海灣國家的王宮,成為為王后服務的“御用縫紉工”。
據省國際交流中心暨省對外勞務開發中心境外就業聯合辦公室劉正光介紹,前一段時間,他在中東的合作伙伴希望能在安徽招聘縫紉工,為阿聯酋王后服務。接到這個消息后,他們立刻向社會尋找縫紉工,最后我省某企業的下崗職工秦長清脫穎而出,阿聯酋王后在通過網絡對秦長清進行了面試后,又發來了一組衣服的照片,秦長清很快就報出了這件衣服的用料,哪些地方需要手工縫制,做這件衣服需要多長時間等等。來自安徽的下崗職工憑借著自己的技術和才華,贏得了阿聯酋王后的認可。
省國際交流中心暨省對外勞務開發中心境外就業聯合辦公室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我省雖是勞務輸出大省,但長期以來,京滬粵江浙等國內經濟發達地區吸納了大多數皖籍在外務工人員。而在這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當地的勞動力有很多卻是在國外打工掙錢,有的地級市1年的出國打工人數就相當于我省1年的出境客流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省勞動者實際上是填補了當地勞動力出國后留下的空缺。其實,我省有著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完全可以大力發展境外就業,從而緩解國內日趨嚴峻的就業壓力。但令人遺憾的是,我省組織勞動力到境外打工的步伐比較緩慢,去年只有數百人出境打工。今年初,我省有關部門把加強境外就業作為拉動再就業的重要手段之一,相關部門也加大對擁有外派勞動力資質的中介機構的扶持力度,預計今年全省出境打工的人數較去年會有較大的增長,輸出的工種包括建筑工、農業用工、食品加工、水產養殖、縫紉工、廚師和護士等。
對大多數人來說,外出務工可能會碰到簽證、雇用合同等以前從未接觸過的“技術壁壘”,一些不法分子也有可能利用這些“技術壁壘”,打著“境外就業”“某國高薪聘用技術工”等幌子,招搖撞騙。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國門,人們對出境務工的法律法規將會有更清晰的認識。在現階段,準備出境的人們在選擇中介機構代理各項事務時,不能只看對方的營業執照,更要看清楚中介機構有沒有取得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或商務部(原外經貿部)頒發的許可證。沒有取得資質的中介機構肯定有“假”,委托他們代理后極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糾紛,甚至有被“拋棄”在異國他鄉的可能。(本報記者童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