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制機械工業生產總值增幅將超10%
2003年,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經濟運行質量不斷提高,預計2004年縫制機械行業工業生產總值增幅將在10%以上。
據中國縫制機械協會介紹,2003年縫制機械行業共完成工業生產總值約230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服裝機械3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5%。全年生產縫制機械約1,690萬臺(包括服裝機械),比上年增長22.9%,其中:家用機約1,100萬臺,比上年增長17%;工業機約586萬臺(包括服裝機械),比上年增長25.5%;繡花機4萬臺,比上年增長9%。
根據該協會信息部和國家統計局對縫制機械行業中103家整機(包括部分服裝機械企業)和129家零部件生產企業的統計,2003年該行業經濟運行形勢主要表現為:
——生產快速增長。2003年232個縫制機械生產企業(包括部分服裝機械企業)共完成工業生產總值1,438,896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26.5%,比國內生產總值9.1%的增速高出17.4個百分點。2003年232個縫制機械生產企業累計工業銷售產值1,262,708萬元,比上年增長26%。
——產量增幅強勁。2003年103家整機生產企業(包括部分服裝機械)共生產各類縫制機械963.1萬臺,比上年增長20.4%。
——銷售形勢看好。2003年累計銷售收入1,129,200萬元,比上年增長28.4%,其中:整機累計銷售收入809,090萬元,比上年增長25.9%,零部件累計銷售收入320,110萬元,比上年增長39.1%。
——企業經濟效益繼續提高。2003年實現利稅總額144,684.3萬元,比上年增長78.7%;其中:實現利潤99,259.7萬元,比上年增長74.9%。
——出口增幅強勁,進口略有回落。據海關總署的統計,2003年中國縫制機械(不包括服裝機械)及零部件對外進出口貿易總額為126,355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0.4%,其中:出口70,016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7.8%;進口56,339萬美元,比上年增長4.1%;實現貿易順差13,677萬美元。2003年中國累計出口縫紉機1,302萬臺,出口創匯59,677萬美元,比上年分別增長15.63%和38.8%;累計進口縫紉機113萬臺,比上年增長41.89%,進口額42,976萬美元,與去年持平,略有回落。
——產品趨向高效高質。去年以來,中國縫制機械企業將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多功能家用機和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工業機產品的生產上。高速平縫機、高速包縫機、釘扣機、繃縫機、雙針機等工業機產量與上年相比均有較大增長,一些產品如釘扣機、加固機等特種機增幅達1倍以上。企業的生產正向高效高質方向邁進。
——骨干企業綜合實力提升。2003年行業總體發展仍處于快速增長態勢,一些骨干企業的生產發展迅猛,平均生產增速比去年增長37.5%;如:浙江順發衣車有限公司增長1倍;啟翔針車(上海)有限公司為63%;中捷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為54%;杰克縫紉機有限公司同比增長46%;通宇工業縫紉機有限公司為38%等。
2004年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經濟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總體上將好于去年。2004年是紡織服裝配額取消前的最后一年,為了抓住2005年后自由貿易帶來的機遇,發達國家的服裝生產將繼續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由于中國政局穩定,經濟高速發展,市場巨大,勞動力素質高且價格低廉,成為國外產業轉移的首選,目前日本已將大部分普通服裝的生產轉移向中國,韓國企業也看好中國,向中國投資的熱潮蓄勢待發,預計2004年中國服裝工業的銷售收入將超過2,700億元;據美國紡織業界估計,2005年以后60%的紡織品服裝生產將來自中國;另外,國內紡織服裝業正處于產業結構和產業升級的新時期,需要引進技術,更新設備,提高檔次和附加值,這無疑對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中國縫制機械協會預計,2004年縫制機械行業工業生產總值增幅將在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