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服裝城的品牌戰略之路
據統計,僅2002年,我過的服裝出口額就高達400多億美圓,是世界公認的服裝“制造大國”,但不可回避的是同時又是一個“品牌小國”,大多數還是以生產他國品牌服裝為主。中國還不是世界服裝品牌強國,缺少知名品牌是中國服裝業的一大缺憾。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國內市場上真正的國產品牌不多,更缺少世界知名品牌。在國際市場上,我國服裝由于缺乏品牌效應,其價格遠遠低于意大利、法國等以服裝品牌而著稱的國家的產品。生產企業由于生產技術設備落后,配套產業滯后,信息滯后,工人素質和企業管理跟不上,缺乏世界級設計師,導致服裝檔次上不去,不少服裝只能在國內市場上得到承認,在國際市場上尚缺競爭實力。而服裝經營企業因缺乏品牌運作的觀念與經驗,在激烈的時 常競爭中往往陷于困境這些狀況很發人深思。
在上海極力打造世界第6時尚之都的當口,上海目前尚未形成一個結構完備的服裝批發市場,市區存在的僅有的幾家服裝市場也沒有國際競爭力,而處于時尚流行引導下的服裝消費者逐漸在消費觀上建立了品牌消費信心,為服裝品牌經營者奠定了客觀基礎。同時也為新開發地處上海遠郊的上海服裝城創造了機遇。所以上海服裝城在開發市場的過程中就認識到經營品牌服裝的重要性。
在品牌運作方面,上海服裝城擁有獨到的構思和方法。上海服裝城在招商初期的市場調研中就注重服裝品牌的經營,設想在服裝城開業初期就嘗試以強大的市場營銷軟件優勢,以“上海服裝城”為品牌紐帶,確定服裝生產經營各個環節的風險水平與利潤水平,努力化解市場競爭中的經營風險。在市場經濟體制中,逐步建立規范、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及組織結構,形成品牌競爭優勢與高效的資產運作機制、產品開發、市場開發、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的市場經驗,將其作為品牌經營的主體,因為這些都是進行品牌經營的前提條件。服裝品牌經營者,必須有較強的風險意識與較強的資本實力,敢于轉變經營觀念,對企業的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加大企業資源經營軟件方面投資力度,形成品牌經營所需要的環境優勢,一旦按計劃運作,這一品牌將成為上海服裝城內業主和經營客戶的主要利潤或利潤增長點。
上海服裝城的各項市場配套設施一應俱全,位于中心區域的精品商場是品牌服裝的展現區,為此,在精品商場招商階段,上海服裝城竭力引進高知名度的世界品牌,與國內外知名品牌服裝廠商洽談合作事宜,秉著多贏的原則鼓勵他們進駐服裝城。
上海服裝城市場策劃人員根據以往傳統的市場經驗研究出幾種市場內品牌經營模式:第一、鼓勵以生產國內外的服裝品牌為主體的企業入駐服裝城,這類經營者在本企業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拳頭產品,擁有了一定的消費群體,并逐漸形成產品銷售網絡。第二、以品牌專賣店和連鎖公司為主體的品牌經營模式,此種方法給許多中小企業及新上市企業提供了一個進入服裝城的機會,其經營管理的核心是品牌產品與銷售渠道的開發、維護及管理。入城的專賣店都是利益獨立的經營實體,但他們必須接受品牌經營者在品牌形象方面的統一管理,但是專賣店要想長期經營下去則需要在品牌宣傳上付出比同行業服裝店更超前的策劃、更大膽的大量的投資,而小型連鎖店使品牌經營者對品牌的開發、維護與管理變得更加容易,內部信息的溝通與共享成為可能,因此品牌經營者的市場反應能力得到加強,產品開發的效益提高,市場風險相對較小。第三、網上銷售的品牌經營模式,這是一種集信息發布、產品供給、上門服務于一體的品牌經營模式,在電子商務初步發展的今天,網上銷售是一種時尚的消費方式,消費群體大多是青年一族,網上銷售迎合了他們追求時尚的心理,也為上海服裝城建立電子商務系統奠定了基礎,綜上所述,市場開業后,不管服裝品牌經營者在服裝市場競爭中采取何種經營模式,都必須在經營過程中將品牌的開發、維護與管理放在首位,以品牌優勢作為切入點,進而建立強大完善的銷售系統。第四、品牌經營者在有效的品牌經營模式下,再吸引國內外服裝市場有豐富經驗的經營戶入駐經營。
上海服裝城有限公司在切實提高企業經營者管理水平的同時,實行完善的員工激勵制度,盡力挖掘每個員工的潛力,鼓勵每個員工虛心學習業務知識,發揮專業特長,要在上海服裝市場上站穩腳跟就必須先提高企業本身的實力,這才是必勝的保障。我國剛加入WTO不久,行業中的競爭日益增強,特別是服裝業這種追求時尚的行業,更加注重品牌運作觀念,只有提高所經營服裝的科技含量和檔次,努力引進服裝的全球品牌,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才是服裝城的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