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分析:漢派服裝發展喜憂參半
- 漢產服裝經過十幾年的積累與發展,不少企業已完成原始積累,但與國內大型服裝生產企業相比,無論在品牌形象、資本、人才及經營管理水平上依然有較大差距。寧波雅戈爾一年服裝銷售額超過40億元,漢產年銷售額過億元的企業不多。
宏觀方面:
1)政府的大力支持,產業政策環境不斷改善。如市政府對服裝制造的投資額在5000萬元以上的項目,減半征收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2)武漢的商業十分發達,給服裝企業提供了良好的平臺與支持。同時零售業的全面放開使漢產服裝可以零距離接觸國際零售大鍔,如家樂福等,并通過其全球網絡使漢產服裝走向世界舞臺。3)有一定的外部資源優勢。武漢高校云集,可以為企業提供技術和人才的支持,武漢科技學院、湖北工學院、湖北美術學院等培養服裝設計、服裝工藝等專業人才,武大、華中科技大學等可以為企業培養中、高層管理人才和提供技術支持等。
微觀方面:
1)漢產女裝在全國有較高知名度,尤其是冬裝的大衣,在全國范圍有較強的競爭力。2)武漢勞動力成本較低,所以企業生產成本也相對較低,武漢企業多采用低成本運作模式。3)漢產服裝企業掌門人有較大變動,初始的創業者漸漸走向幕后,一些年富力強的企業決策者走上前臺?,F在一些老總在30-45歲之間,他們思維敏捷,善于學習和思考,為漢產服裝帶來新的氣息與發展思維。
劣勢分析:
1)武漢服裝業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集群,缺乏整體競爭優勢
企業內部資源和條件是有局限的,如何最有效地利用外部資源,形成資源的優化配置,是企業發展的充分條件。武漢服裝產業結構不太合理,市場定位、經營模式趨同,競爭比較集中。全市1600多家服裝企業,大部分集中在女裝上,而且基本上以中老年女性服裝為主,男裝相對薄弱,針織內衣品牌也較少,而牛仔休閑服、羊絨羊毛衫幾乎空白。更為重要的是武漢服裝產業還沒有形成完善的配套工業體系,缺乏規模大、檔次高的面、輔料和飾品市場,企業原料絕大部分要從外地采購,一方面大大增加采購和庫存成本,另一方面對市場變化反應不夠及時和準確。在服裝研發中心,品牌設計與推廣、工藝流程與設計、市場研究與咨詢等相關領域也缺少有力的支撐,這同樣說明發展潛力和空間還很大。
2)企業發展缺乏后勁,缺少核心競爭力
武漢的服裝企業基本上都是民營企業,具有組織形式、運營機制靈活等優勢。隨著企業規模擴大,管理層次也不斷增加,企業家面臨的事務一決策也大大增加,單純依靠企業家個人的經驗有智慧難以適應市場的發展需求,需要管理機制創新和人才戰略,而服裝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設計創新,優秀設計人才的匱乏是制約漢產企業發展的一大瓶頸,一些企業甚至只有打版師,沒有設計師。與此同時,資本同樣制約企業的進一步發展,一些企業的資本基本上是依靠自己積累,缺少資本市場的支持。
3)品牌附加值不高,企業利潤空間不斷降低
目前在全國市場上頗具影響力的漢產服裝品牌不多,大多數企業仍然以生產為導向,專注于生產和銷售,對于品牌的設計、包裝和推廣投入不夠,更沒有形成獨特的企業文化和經營理念,從深度和廣度上與社會公眾缺少積極的溝通,從而使消費者對漢產品牌意識淡薄。一些企業品牌更新過快,也損失了很多無形資產。而品牌的建設和維護需要長期的積累與發展。導致武漢服裝業利潤下降的因素很多,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品牌附加值不高,企業往往陷入低層次競爭,過度的價格競爭使漢產服裝整體形象受到損害,企業利潤也斷而減少,很難持續發展。漢產服裝做大做強,除了做好市場細分,市場定位,拓寬銷售渠道,完善經營管理體系之外,還應把品牌建設提到重要的戰略地位上來??煽诳蓸房偛迷f過,即使一把火把可口可樂全球生產基地全燒光,可口可樂也能迅速崛起??渴裁茨??就是其品牌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