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歐盟貿易救濟措施調查正式立案
針對我國對歐盟出口鞋類產品激增,2005年1月1日起中國鞋產品的出口配額將被取消的情況,以意大利為主的歐洲國家,正在醞釀采取對原產地在中國的鞋類發起貿易救濟措施調查,以保護歐盟內的制鞋企業。目前歐委會正在審議收集相關的信息和數據,并正在做立案前的準備工作,預計9月正式立案。該調查一旦立案,將使中國鞋出口遭受沉重打擊。
據了解,貿易救濟措施調查包括對進口產品實施的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調查。進口國的調查一旦成立,就要對本國產品和行業實施貿易救濟措施,同時會對進口產品形成貿易壁壘。由于我國出口歐盟的鞋類產品價格比較便宜,一般一雙皮鞋的價格在15到30美元,而歐洲皮鞋的價格是它的3到8倍,歐盟很多鞋類生產商喪失了競爭優勢,尤其在意大利,鞋類生產商更是感到了中國鞋類產品咄咄逼人的“攻勢”。有鑒于此,全國主要鞋業出口地紛紛采取措施,應對即將到來的歐盟反傾銷。
溫州,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制鞋業基地之一,鞋類出口一直是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動力之源。去年溫州鞋類產品出口總額40億美元,其中出口歐盟的占了較大比重。
如果今年9月歐盟對原產地在中國的鞋類產品發起貿易救濟措施調查正式立案的話,那么溫州的鞋類企業將是繼眼鏡、打火機兩行業之后,因為出口產品的激增或者技術因素而面臨歐盟制裁的第三個主打行業。
業內人士提出,假如被歐盟實施貿易救濟措施調查的話,溫州市鞋類出口企業將遭受巨大的損失。對此,有關部門和出口企業要趕在立案之前,積極收集信息和數據,形成有利證據和數據到歐洲相關部門進行游說,努力爭取得到歐盟鞋類進口商的支持,和他們建立起戰略同盟關系,阻止歐盟對我國出口鞋類產品做出貿易救濟措施立案調查的決定。
溫州行業內人士指出,近些年來,面對日益頻繁的國外對華實行的貿易救濟措施,溫州企業不再被動應付,而是化守為攻,積極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并努力練好“內功”。溫州鞋企在提高溫州市出口鞋類產品的質量和品牌含量上,也將適當提高鞋類出口產品的價格,并控制出口規模。
另外,要從國際貿易規則上下工夫。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貿易國際化已成必然之勢,國際規則雖方顯端倪,但其卻正日漸成為業界潛行規則。溫州的絕大多數鞋類生產企業,還未意識到這一點,還在延用原來的規則,憑著固有的經驗去做營銷,這無疑是會碰壁的,事實上,已經有一些企業碰了壁。要想在國際貿易中暢通無阻,遵守國際貿易規定,并充分利用國際貿易規則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溫州的鞋企必須學會WTO和國際貿易游戲規則。因而,引進一大批懂得和能夠熟練運用國際貿易規則的專業人士,對于溫州鞋企(不管是內銷還是外貿)來說,顯得很有必要。
泉州市政府WTO事務協調辦公室的工作人員表示,泉州市以晉江為主的制鞋業目前出口主要銷往的是東歐國家,而且是以中、低檔的運動鞋為主。2005年中國鞋產品的出口配額取消后,肯定更有利于中國鞋類產品進入歐洲市場,對晉江的鞋類企業這也是個機會。由于晉江銷往歐洲的鞋類產品是以低、中檔的運動鞋為主,這類產品歐盟國家自己不會去生產,所以這次歐盟采取貿易救濟措施,對晉江鞋產品的出口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這件事也提醒我們,在國際貿易中,為了保護本國企業的利益,這種貿易保護措施會越來越多。這就要求我們的企業要培養一批真正懂得國際貿易規則的專業人士,使我們的企業在做國際貿易時,既懂得規則,更懂得如何保護企業的利益。
泉州市鞋業商業協會秘書長鄭天對先生認為,不管歐盟的調查究竟是怎樣的結局,面對調查,地方政府都應加強對企業的指導,而行業公(協)會應加強服務,幫助企業制定正確的應對策略,這樣才能使企業健康發展。
福建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的有關專家認為,歐盟的此類調查實質上是貿易保護主義的一種手段,隨著我國出口的增加,產品競爭力增強,此類事件還會經常遇到,福建省相關企業應以平常心對待。但專家們也建議,由于很多企業不熟悉國際貿易的一些規則,不可等閑視之。一方面要加強學習,關注相關信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勇敢面對現實;另一方面要改變應對方式,通過行業公(協)會等機構的專家隊伍,與其他企業聯手應訴,變“游擊戰”為“正規戰”,減少應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