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中原”,智者勝----中森
---記中森縫制設備有限公司的成功之路
二十世紀末,臺州一家名為中森縫制設備有限公司的小型企業殺入了中國縫制設備行業,四十年后,這家公司成為國內銷量最大的專業暗縫機生產企業,儼然是同行業中最大的一匹黑馬。
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關鍵卻是企業有著非常明確的市場定位。對于一個處于在起步階段的小企業來說,不論是資金還是規模都無法與大企業相比,其產品更是無法與大企業集中力量研制開發的產品競爭。如何既能避開與大企業的競爭,又能在中小企業中取得優勢,成了中森領導者思考的問題,他們將目光投向了市場中處在獨特地位的暗縫機,根據一階段的市場調查,在當時的國內市場上銷售的暗縫機及其它的特種縫紉機,絕大部分產品都是進口的。并且在其中進口的二手機又占到相當大的比例。相對平縫機,包縫機等一些常用品種,暗縫機及特種縫紉機產品對大多數服裝廠來說需求量很小,但要求較高。所以很多服裝廠寧愿多花幾個錢也不愿意試用國內產品。而在國內縫制設備生產企業中,幾乎沒有一家企業將暗縫機作為主要產品去做,當時也僅使中森公司領導者在對國產設備落后狀況的感嘆之余更看到了潛在的市場。找到這個缺口后,中森走上了“以質量為核心,以技術為動力,以發展暗縫機”為突破口的專業化,品牌化道路。
但如何增加中森產品的銷量,如何搶占進口產品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對此,中森公司采取了多管齊下的方法:
第一, 狠抓產品質量,提高產品差異性。購買暗縫機的服裝廠大多是對服裝縫制要求較高的企業,對機器的質量要求也較高。中森從成立初期起就認識到ISO9001認證和CE認證的重要性,并以通過ISO9001認證為契機,真正地將認證的標準貫徹到企業的生產和管理上,使得企業的管理進入一個良性的循環。同時積極主動地與國外大公司合作,并通過和國內外知名企業的合作,找到差距,發現問題并及時地加以改正,使得產品質量得到飛速提高。
第二, 提高產品的品牌知名度。同樣是暗縫機產品,國產的價格是進口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在技術含量和質量方面,與進口產品相比,經過多年的努力,盡管在總體上存在差距,但在有的產品上國內產品的質量已經與進口產品不相上下,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而國內一些服裝企業卻寧愿花多點錢買進口產品,這是為什么?除了根深蒂固的偏見外,與國內企業缺少宣傳,品牌認知度低也有很大的關系。“中森一直以來就都很重視對企業和產品的宣傳,不僅是通過有形的媒體宣傳,很多時候,我們參加全國各地的展覽會,當場跟進口產品進行對比,讓企業直接看到了效果,客戶的口碑無形中也給我們的產品提高了知名度。”中森公司的高展峰如是說。
第三, 建立完善銷售網絡和售后服務體系。這在國內企業占據極大的優勢。利用本土的優勢來做好售后服務,并在有些方面用完善的售后服務來彌補產品質量方面的欠缺。并能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改正。真正地做到貼近客戶,按照客戶的要求去做,使客戶對中森產品的滿意率達到最高。
除此外,中森還借鑒了其他一些成功企業的營銷策略等,而這些舉措使中森贏得了令人艷慕的成績;截止到2003年底,在國內的暗縫機市場中40%的產品來自國產,而國產暗縫機中70%的產品來自中森;而中森公司50%的產品銷往德國,英國,意大利,美國,加拿大等歐美國家。然而中森公司并沒有滿足現狀,他們給這定出了計劃,希望在兩年內,在不斷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保持每年3-4個新產品開發的速度,在不斷增加出口銷售的同時,進一步地擴大國內銷售。
2005年,中國將實現零關稅,對于服裝企業和縫制設備行業來說,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中森對此表現非常樂觀,“零關稅能促進國內服裝行業的發展,作為服裝行業的上游企業,當然也會有更好的前景。此外,國外產品價格尚高的主因是成本,關稅所占比例并不大,因此,零關稅并不會使得他們的產品價格降低多少,而相對來說,進口的零部件產品的價格卻會因此有所下降。國內企業采購進口零部件的門檻降低了,這把雙刃劍有利的一端指向了中國。”
中森的口號是:“中森的,世界的……”中森人將目光放眼于未來,將目標定位在世界,齊心協力開拓中森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