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躍之路
- 走進飛躍集團明亮的產品展示廳,眾多簇新的,各種規格品種的縫制設備排列成整齊方陣,在玻璃穹頂透射的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走進飛躍廣闊的工業園區繼而貼近數以百計活力四射的現代化生產線,參觀者,無論是否業內人士,都不約而同地在心底感到一種強大的推力,似乎展臺上的縫紉機倏然間生出雙翼,在條條生產線形成的閃光跑道上,轟鳴著起飛……
大哉――飛躍!
海闊天空 風鵬正舉
四海一家,中國飛躍。“我們堅信,只要人類存在,縫紉機就是永遠的青春行業。”正是基于如此簡明而又充滿哲理的認識和信念,以飛躍集團董事長邱繼寶為代表和創始人的飛躍人,在從1986年10月第一臺“飛躍”牌縫紉機問世到今天的十八個寒暑往來間,創造了諸多業界、整個民營企業界乃至世界范圍服裝機械生產企業發展的奇跡。
創業的艱辛值得回味,但時不我待。飛躍目前是業內“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的雙冠王,擁有50大系列500多個品種,產品出口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飛躍人沒有在這些面前沾沾自喜,飛躍之大,來自心胸之大、志存高遠。
十八年,特別是最近十年以來飛躍每一年中總會在若干層面、不同的方向上形成重大的突破。如果說白手起家的民營機制不成其為飛躍的羈絆反而是窮則思變的動力,每一筆甚至上千萬美元的訂單也沒有讓飛躍因志得意滿而裹足不前,則31萬平方米的飛躍新園區也只能是飛躍之路的一個新驛站、又一個里程碑,飛躍之志,不可限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飛躍之路既不平坦,也非捷徑。同業者、曾先于斯者有之、曾強于斯者有之、觀望者、嘲弄者、妒嫉者或皆有之,飛躍只是腳踏實地、鼓足勇氣,與緩行者擦肩而過、對分道揚鑣者微笑著繼續走自己的路――
產品以及由此而來的企業形象是企業的立身之本。自創立以來,飛躍始終秉承“以科技促發展”的理念,把重點放在優勢產品的開發和完善上,在北京、日本、寧波和總部四大研發中心的設立,宣告飛躍從此在“質”上有別于普通的生產企業,步入了自主研發、量化質量控制階段,從而大大增強了產品的競爭力,并使“飛躍制造”成為一種可靠的品質保證。在飛躍,“品質”并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從零部件檢驗、在線檢測到整機測試,在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會以最先進的技術手段對每一件產品嚴格把關,堅持不懈地貫徹企業集團的“精品戰略”。飛躍就此抓住了企業的根本、市場的綱繩,因此能夠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在企業發展和市場需求中不斷找到平衡點,把握機遇、及時推出新的機種、機型,并贏得普遍的信譽。
飛躍家用機以其優越的品質不僅牢牢占領著國內市場,還神奇地大踏步在苛求以待本土產品重整山河的強勁對手日本國登堂入室。其它工業機品種如高速繃縫機和包縫機產量竟然獨占全球市場的50%。在前期美國斯賓塞展覽會、德國科隆展、巴西服裝機械展、東歐輕工和紡織設備展和印尼服裝機械展上,飛躍以全新的產品和獨特的布展,彰顯了自己的形象、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同時也揚“中國制造”之名于海外。第六屆亞洲服裝機械設備及零件展銷會期間,新加坡縫紉機械商公會會長張錦泉先生就大加贊賞:“無論從參展陣容還是產品檔次上,‘飛躍’確實是有了不同凡響的飛躍!”
“致富思源,富而思進”
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先生喻飛躍為“中國民營企業的縮影”。飛躍在短短十八年間一躍成為行業內民營企業的排頭兵,大而規范是其成功的關鍵。
飛躍之大首先來源于“高質量者得天下”的企業發展理念,來源于市場的認可。但在實現這樣目標的過程中有無數必經的坎坷,原始資金的積累、技術與產品結構改造要求的大量投入、戰略性生產資料,如零配件加工中心和大規模生產線的配置,這一切又取決于企業決策人在對于大市場、小環境做出正確判斷后能夠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特別是合乎規范的實施策略。
規范管理在飛躍號稱“一把手工程”,其被重視程度可想而知。規范管理以嚴格控制進出口行為作為突破口,工作目標放在建立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健全的制度、全面性考核,是對于從零配件的進入、生產中間環節到出品的硬性把關,即整個企業范圍的全生產活動都落實到責任人,并逐級向上負責,其中建立一支高素質人才隊伍,又是重中之重,關鍵中的關鍵,對此,邱繼寶董事長的話語可以說是最為簡明的闡釋和非常珍貴的企業經驗,他說:只有規范才能有機遇、才能求發展、才能使民營企業不斷走向成熟、才能引領“飛躍”實現新的飛躍……
飛躍不斷做大做強的秘籍還在于邱繼寶董事長斷言“只有夕陽企業,沒有夕陽產業”的戰略眼光;堅信“產品創新可以刺激需求”的獨到的市場觀和主動積極的進取精神。在進入門檻低和以勞動密集型為特點的縫制設備生產進入微利時代的今天,回顧飛躍發展,發現飛躍在產品研發、開拓市場、拓展企業規模和多元化經營上每每適逢其時、游刃有余。這固然與企業經營決策者的通達睿智有關,對行業、對民企在整個民族工業中的競爭發展、以“中國制造”強烈的責任感和自信心,則真正奠定了飛躍自區域、全國乃至世界范圍行業內的脫穎而出、突飛猛進和樣板作用。例如,在企業做大以后,一般都不約而同地會選擇多元化發展的路徑。但是飛躍沒有選擇“多元化”,而是堅守主業不動搖,進一步延長產業鏈,不斷做大做強做優。飛躍于2004年1月3日與新加坡雙星集團服裝吊掛系統項目的正式簽約,以及合資的“飛躍雙星國際有限公司”的成立,不僅有助于“生產世界上最先進、多功能、高效率、電腦化的服裝生產吊掛系統”的開發,進一步拓寬企業發展空間,更重要的是,從實現向全國、全世界服裝企業提供系列化、成套化設備的目標的意義上,飛躍又一次走在了前面,并為行業做出了榜樣。
瀏覽了飛躍企業“大事記”,參觀學習者常年絡繹不絕,國家各級領導也經常蒞臨指導,贊許有加。江澤民同志曾向全國的民營企業發出號召:“致富思源,富而思進”。飛躍當之無愧地履行著自己光榮的義務與責任。繼1990年1月飛躍的香港(飛躍)縫紉機工業公司成立設立至今,飛躍相繼在海外創立了18家分公司;飛躍以15億的總資產,在社會福利、扶貧助學、企校合作方面也多次慷慨解囊,一次竟達千萬之巨。在前不久臺風肆虐鄉里,大部分同業損失慘重之際,飛躍及時伸出了有力的大手,從人力物力上給與一些兄弟企業真誠的地支援,甚至惠及一方普通百姓……
“不飛則己,一飛沖天;不鳴則己,一鳴驚人,”飛躍的歷史,是一個傳奇的故事。
但愿飛躍的歷史有更多、更新的版本不斷涌現,而她的傳奇故事連續不斷地演繹出更加美麗動人的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