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腿何時不再“短”-看吳江市紡機業
- 為期兩天的首屆吳江國際紡機展,已經成功落下了帷幕。這次紡機展,共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紡機廠商300多家,參觀人次7000多。但遺憾的是,作為在家門口召開的一個國際性的行業展覽會,記者在現場采訪時卻發現,我市紡機企業參展的并不多。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我市紡機企業對家門口的行業盛會,如此視而不見呢?
先天短腿 規模不大
“相比吳江高速發展的織造業來說,吳江的紡機業一直是一個弱勢行業”,在展覽會現場,吳江振宇紡織電器廠的一位銷售經理直截了當的回答著記者的疑問。據他透露,目前吳江全市范圍內從事紡機紡配的企業并不多,且多是屬于加工型生產,基本沒有自主研發能力,企業規模都很小,有的甚至還處于作坊加工時代。“這種層次的企業,會來參加這樣一個規模化的紡機展嗎?”,這位銷售經理笑著反問記者。這位銷售經理的話,在記者隨后的采訪中,得到了很多業內人士的贊同。東方絲綢市場一位與紡織打了一輩子交道的王老板也認為,吳江紡機業的發展,的確先天短腿于吳江織造行業,整個吳江,這么多年來沒有出現一家規模性的紡機企業,特別是吳江紡織企業大量需求的織機整機生產企業,這么多年以來一直是一個空白點,這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而據紹興的同行向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紹興紡機行業現有企業210家,其中整機生產企業21家。去年,紡機行業實現銷售19.66億元,占到了紹興全縣工業銷售的2.86%,創造利潤1.57億元,占全縣工業利潤的4.03%。無梭織機去年在紹興就產出2萬臺,占全國無梭織機生產總量的20%。吳江紡機業與紹興比較,明顯不在同一起跑線上。誰在分吃行業“奶酪”
近幾年,吳江織造業高速發展,目前,全市僅僅無梭織機的總量就達到了7萬多臺,為紡機行業創造出了數以億元的價值空間。然而,吳江紡機業在這塊巨大的市場面前,沒有搶的任何先機。是誰,在分吃吳江紡機業的“奶酪”?“主要是山東、浙江、陜西、和國外的一些紡機廠家,以及江蘇其他一些縣市的紡機廠家在分享吳江紡機這塊巨大的奶酪”,吳江福新紡織機械有限公司的孫衛東總經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向記者分析說:“目前,山東紡機企業在吳江設立辦事處的有50多家,浙江有40多家,陜西的有20多家,國外的豐田、津田駒等企業在吳江也都有辦事處,江蘇無錫、鹽城等地大概有10多家,吳江7萬多臺無梭織機基本上是由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紡機廠家所提供”。孫衛東經理向記者透露,他自己本身是山東人,公司原來在山東,但前幾年到了吳江以后,感覺吳江紡機市場潛力巨大,便果斷的把公司遷到了平望。目前,公司年生產噴水織機能力已經達到了500臺,在吳江和周邊地區十分暢銷。“可別把我當作外地企業了,我產品的原產地可是吳江”,孫衛東打趣的向記者說道。記者了解到,吳江福新紡織機械有限公司是目前吳江紡機企業中,能夠進行整機生產的兩家廠家之一。
改變“短腿”不是夢
“短腿”不能永遠“短”下去。今年,在吳江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江蘇萬工科技集團的強勢介入下,吳江紡機制造業掀開了歷史性的一頁。“雖然目前我們進入這個行業,在某些人眼里已經有點晚,但我們的后發優勢卻是任何一家紡機企業都不能夠忽視的”,在吳江國際紡機展萬工科技集團偌大的展臺前,該集團的一位高層人士信心十足的告訴記者。記者在展示現場看到,由該集團研制成功的機、電、氣一體化的高性能WG2000型噴氣織機吸引了大量的參展觀眾。記者了解到,該噴氣織機具有織造品種適應性廣、生產效率和自動化程度高、節約能耗、性能穩定可靠等優點,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了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且有優越的性價比,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目前產品已經通過了國家紡織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全面檢測,和經省經貿委和省科技廳聯合鑒定。該集團的目標是,三年之內達到年產3000臺的生產能力。“中國紡織高度發達,吳江紡織產業高度集聚,對紡機需求量大,市委、市政府對紡機制造業也在進行扶持,吳江的紡機業具有最理想的生存環境,我們相信,在萬工科技集團的帶動下,吳江紡機業在未來的3到5年時間里,可能進入到一個高速發展階段,吳江紡機長期“短腿”織造業的現象,將得到徹底”,市經貿委的一位負責人如此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