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術與服裝業科技發展
- 服裝伴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而發展。在當今信息化時代,服裝產業也將步入發展的新紀元。虛擬模特、“無線隨處穿”服飾、聰明衣服、可以穿的電腦服裝……所有這一切均證明:信息化技術與服裝產業息息相關、互融共生。
改革開放以來的20多年,我國已連續八年在服裝產量和出口創匯上位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國服裝制造業已成為世界服裝加工制造中心。由于服裝是終端產品,除了本身流行的服飾文化藝術內涵以外,上游紡與織的科技進步,相關行業如服裝輔料及設備的科技進步最終將在服裝上體現,服裝是現代科技進步的載體。當今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知識經濟撲面而來,知識經濟的支柱是高新技術和信息技術,其主要特征是網絡化、信息化、全球化、商務電子化、現實虛擬化、無形知識產權化。這個特征將影響和決定21世紀信息化時代的服裝企業,因此,服裝行業的科技發展在今后若干年最主要體現在全面信息化技術的研究與發展。
服裝產品自身的信息化技術
2000年4月在北京召開的因特網商務應用國際研討會上,美國魅力科技公司推出可攜帶和佩帶的微縮裝置,如手鐲、耳飾、眼鏡、胸針、項鏈等服飾可隨時隨地接駁國際互聯網,一臺可佩帶的電腦平臺--魅力傳播器,它的功能和Web瀏覽器、蜂窩電話一樣,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接駁因特網,收聽互聯網廣播;在2000年倫敦舉行的互聯網世界大會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實驗室辦的CharmedTechnology公司展出了“無線隨處穿”服飾,這是一個集數據、通信、娛樂、商務于一體的可隨時隨地使用的系統,具有可穿戴性和流行的款式;歐洲電子巨人飛利浦公司和牛仔服生產商Levis公司在歐洲市場推出了內置移動電話和MP3播放器的夾克,該服裝受到青年人的普遍歡迎;美國喬治亞紡織纖維學院技術研究所最近利用光導纖維開發出一種智能T恤衫,由于該T恤衫上有光導纖維傳感裝置和一個小的處理器組成,它能及時傳遞信息。一個流動性很大的工作人員,其管理人員可通過電腦與工作人員身上的T恤衫進行溝通,確定其位置及所需的服務;2001年6月在北京舉行的首屆“藝術與科技國際暨學術研討會”上,法國維爾拉普技術公司主席奧利維·拉比杜絲先生展示了服裝電話和電視裙子,服裝則成了典型的信息技術和藝術產品;2003年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的納米技術研究所紡出了碳納米管超強纖維,它比鋼絲或蜘蛛絲更結實,同時可以導電,科學家還用這種納米線織出了碳納米管布料,由于它的電學特征特別是它的傳感器特性,可以縫制出穿在身上的“聰明”衣服;2003年4月日本先鋒電子公司在東京展示了可以穿的電腦服裝,它的顯示器就是服裝的袖口。
服裝的技術信息化設計
我國計算機軟、硬件開發廠商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就服裝CAD、CAM、ERP、PDM等方面的開發與應用已取得了很大成績,我國在服裝企業信息化方面的應用來看,服裝企業的人事、財務、辦公計算機化已在90%以上;服裝企業的CAD應用普及率已接近10%;服裝企業的管理系統,如PDM、ERP、SCM、CRM等的應用也接近20%。服裝企業在生產方面的在線控制、在線質量檢測與控制、自動化生產過程控制以及電子商務方面信息化程度較差。進入21世紀,在信息化技術、通信技術、網絡技術已十分發達的今天,服裝企業必須盡快全面實施信息化技術。
國家通過多個五年計劃的服裝技術攻關,我國的二維服裝CAD技術水平,特別是軟件開發水平已與發達國家并駕齊驅。但是由于國內現在應用的二維服裝CAD技術還存在著一些弊端,不能很好地在網上進行傳輸、不能滿足個性化設計要求、脫離人體三維主體造型,因此,近年來國內外均在向網絡服裝計算機輔助設計(NAD)、三維服裝CAD、虛擬服裝CAD、超維服裝CAD以及它們設計的基礎--三維人體測量技術等方面進行研制開發和應用研究。
虛擬服裝CAD設計是符合當今網絡服裝設計與傳輸的設計,可以說是當今服裝設計的頂級技術。所謂虛擬服裝CAD,即通常所稱的虛擬現實設計VRD(VirtualRe-alityDe-sign)技術,它是使設計師能夠在虛擬的環境下進行服裝設計的技術。由于要營造虛擬現實環境,虛擬服裝設計系統除了計算機以外,還需虛擬的人體、虛擬的數字化服裝、數字化頭盔顯示器、數字化耳機、數據化操作手套等配套軟硬件,才能滿足設計師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對在虛擬空間所設計的服裝進行判定。
三維人體測量是虛擬人體建成的基礎,現在三維人體測量系統已經商品化,其中美、英、法、德、日、瑞士的系統較為先進,例如美國的TC2系統、法國的Telmat系統、德國的ViTus系統,都可在極短的時間內獲取人體的三維數據。正是有了這些系統,美國的Land*send公司才在網上建立了顧客的電子模型(即虛擬模特),顧客只要點擊“try-it-on”按鈕,虛擬模特就可試穿該公司所推出的服裝,并可利用超維設計系統對試穿服裝進行互動設計,直到顧客滿意為止。
所謂超維服裝設計,也就是超維視覺設計,它要求服裝設計師在進行服裝設計時不僅要考慮一維的線、二維的面、三維的體、四維的時、五維的意等設計要素,還要考慮人的心理、視覺、審美觀、情趣等諸多因素,注意對環境心理學和觀賞心理學的運用。在現代網絡時空下的超維服裝設計,是設計師的視覺思維與創作精神相結合,講究局部與整體、靜態與動態、物質與心理、功能與技巧、外觀與質地、服裝產品本身與周邊環境等視覺的協調統一。為了滿足虛擬及超維服裝設計,必須要有好的二、三維服裝CAD系統。真正的服裝虛擬設計是設計師在消費者或顧客的參與下進行的,根據地點、時間、環境進行動態設計,并始終貫穿虛擬現實及時空,這樣的設計不僅可以“看”到效果、“聽”到聲音、“聞”到氣味、“摸”到質地,還可“感”到設計帶來的無窮樂趣。我國服裝三維CAD的設計,由于受到三維人體測量的限制,在“八五”、“九五”乃至“十五”期間沒有進行有效地研制,而虛擬服裝設計目前我國還是一項空白,因此不能滿足已取得的二維服裝CAD成果,要在三維服裝CAD、三維人體測量系統上有所建樹,并繼而進行網上虛擬服裝設計的研制開發,以趕上21世紀的數字化、信息化時代。
現今服裝先進制造技術應理解為是傳統制造技術、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自動化技術與管理科學多學科先進技術的綜合,并應用于服裝制造工程之中所形成的一個完整體系。它發展的總趨勢是向精密化、柔性化、網絡化、虛擬化、智能化、清潔化、集成化、信息全球化的方向發展。在以知識為基礎、以創新為動力的新經濟體系中,服裝制造業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與機遇。因此,研究和推廣應用先進制造技術無疑十分重要。
先進制造技術信息化內容之一是要研制開發一批適應信息化需要的數字化服裝設備。我國現有規模型縫制設備制造企業100多家,有縫制設備零部件制造企業400多家,其生產縫制設備能力和產量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國除了生產有電腦控制平縫機、電腦繡花機、自動開袋機、電腦花樣縫紉機、電腦控制鋪布機、電腦控制立體燙機以外,其他很少有數字化技術設備。現在服裝企業信息化進程正在加快,對數字化技術設備要求也越來越迫切,有的服裝廠在推進信息化數字化時卻買不到數字化設備。我們既然已進入信息化時代,服裝藝術的率先性決定了它對信息化技術結合的趨前性。因此我們要在數字化技術設備開發上下功夫,以滿足服裝企業信息化要求。
除了軟件產品以外,數字化硬件設備至少有以下品種:生產數字化服裝服飾藝術產品的設備;電腦控制的服裝面料檢測設備;數字化CAD配套的硬件設備,如大型的輸出繪圖機、樣片自動切割機、大型數字化儀等;適宜人體三維尺寸測量的各種數字設備;大規模生產的自動裁剪機和單體定制自動裁剪機;對話型和功能顯示型的自動縫制設備;電腦控制縫制工藝質量的智能縫紉機;電腦控制的襯衫、牛仔服、內衣等自動縫制設備;電腦控制吊掛傳動式縫制系統(FMS);電腦控制的系列整燙機;適應單件制定的數字化微型加工系統等等。
先進制造技術信息化內容之二是要研制和建立一批服裝先進制造技術和先進管理技術相結合的制造模式和系統,以面向服裝個性化和全球化兩個市場的需要。由于國內外市場競爭加劇,科學技術發展迅速,服裝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加快及人們對服裝產品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增加,使得服裝制造業向多品種、小批量、定制生產方式發展。為適應這種情況的變化,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開展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許多新觀點、新思想、新概念,先后誕生了許多先進制造技術、模式與系統,例如敏捷制造系統、大規模定制生產系統、虛擬制造系統、全球制造系統、綠色制造系統等。
所謂敏捷制造系統是一種依靠現代通訊技術和信息技術,能夠對多變市場的需求,包括對產品的需要和對服務的需求作出敏捷的反應的新型制造系統。它不同于大批量制造模式的傳統企業,它具有滿足市場需求的制造組織和制造方式,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能力。
敏捷制造戰略受到世界各國矚目,被稱為21世紀的制造戰略,它具有以下明顯的特征:首先是市場環境特征,由于生產力的發展,特質產品日益豐富,全球市場趨向買方市場、個性市場,只有基于信息技術帶動的制造技術所形成的敏捷制造才能快速地滿足顧客的多變需求。其次是生產方式特征,敏捷制造表現為以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模式代替大批量生產模式,在這種生產方式下的典型生產過程是一種單元化的、高柔性的、并行的、虛擬的、分布的制造過程,與剛性的大流水生產線完全不同。最后是組織特征,敏捷制造企業表現為可以快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