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鞋事件凸顯貿易新課題
據了解,西班牙埃爾切市被燒毀的溫州鞋共有16個集裝箱,造成經濟損失約800萬元。此外,西班牙埃爾切市中國鞋城的50多位中國鞋商和鞋城倉庫內價值十幾億元的溫州鞋仍處于被焚燒的威脅當中。
專家指出,西班牙暴徒焚燒中國鞋的過激行為應該受到嚴懲,但此事也暴露出目前中國產品占領海外市場的策略存在缺陷。中國鞋在西班牙被焚燒,從另一個方面也說明中國的產品在國外的確很有競爭力,使得西班牙當地一些企業為此倒閉。
但是,西班牙事件也側面反映出中國的商人在當地只注意賺錢,沒有搞好當地的公共關系,沒有融入到當地主流社會。事實上,中國廉價的鞋進入到西班牙乃至歐洲,對降低當地物價和提高當地生活質量是有好處的。就拿失業的西班牙鞋廠工人而言,他也是中國廉價產品的受益者。
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華民認為,溫州模式的海外翻版,給我們帶來新的課題,即究竟應該采取怎樣的海外發展模式。從目前來說,溫州模式把低成本的廉價市場價格競爭模式移植到海外,因為我們生產的是可以替代的產品,雖然現在只占到他們市場份額的20%,但這是暫時的數據,我們的市場份額還處在擴張階段。
華民認為,這種對外的國際投資模式是有問題的,你如果生產可替代性的產品,就必須考慮和當地合資。但中國人不太喜歡和別人合作,這就存在某種問題。如果是開餐館,那沒問題,因為大家可以享受不同國家的文化。但溫州的這種海外發展模式是關系到產業的發展,這對西班牙的當地制鞋工人來說,當威脅到他們的生存時,便引發了此次的焚燒暴力事件。從這個角度上說,我們更應該搞技術競爭,搞品牌,搞不可替代的產業。
華民認為,這件事的發生并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中國還面臨打火機、服裝、彩電等產業走出去的問題。而且隨著中國的產品越來越走向世界,中國產品的競爭優勢將使得一些國家的某些產業重新洗牌,實際上就是一個利益重新調整的問題,溫州鞋商在西班牙的遭遇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貿易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