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高管”南京:縱論后配額
- “中國紡織工業期待已久的‘后配額時代’即將到來,一體化的機遇將會使我們面臨新形勢、新問題、新矛盾。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加強行業自律、維護產業安全、開展行業外交,是進一步促進中國紡織工業持續協調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日前在南京舉行的第六屆江蘇國際服裝節高層論壇上如是說。
明年1月將取消的紡織品配額,是自由貿易取得的又一次勝利。但是由于國際產業結構的調整,在長期配額的阻礙下,積累了很多矛盾,因此一旦取消配額,這種調整對不同的國家會帶來不同的問題。這樣的貿易方式,對于中國紡織工業來講,產生貿易摩擦將是不可避免的。
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秘書長王宇,用喜憂參半形容中國紡織服裝業面臨的新情況。他說,紡織服裝的出口將很可能出現大幅增長,但這僅僅是數量上的增長,與此相伴的將幾乎肯定是單價的下跌。而行業則是一個外患與內憂并存的處境:外患方面,國外對我國限制早在2001年中國入世已開始,近來愈演愈烈,且手段多樣,已構筑起立體限制體系;內憂方面,中國企業面臨的困難與內在痼疾,短期內難有實質性改進。因此,精確劃分市場、延長利潤環節、強化參與意識、拓寬信息渠道、提高應變能力、突出品牌建設,將是“后配額時代中國紡織服裝業的出路。
江蘇作為紡織服裝工業大省,也是紡織服裝出口大省,配額取消以后,紡織服裝優勢將進一步得到發揮,贏得更大的市場空間和增長空間。但貿易保護主義將會以配額限制以外的其他形式出現,利用反傾銷紡織品的特殊保障措施,向我國采取技術標準和社會條款等非關稅非配額配置來阻礙我國的產品出口。江蘇省副省長張衛國表示,加強產業集群建設,提升核心競爭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切實轉變增長方式,將是江蘇紡織服裝業穩定向前發展的根本。
對此,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蔣衡杰表示贊同。他說,中國服裝業的抗風險能力正逐步增強,這是后配額時代中國服裝業的基礎,大力加強產業集群的底蘊是中國服裝行業的一個重要戰略,產業集群的作用也將在今后得到進一步體現,產業集群建設是后配額時代提高抗風險能力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