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免貿易壁壘需開拓中東南美市場
- 從2005年1月1日起,中國鞋產品在歐盟的進口配額將被取消,為防止中國產品進口激增,歐盟內部正在醞釀設置進口壁壘以保護本地區制鞋企業。在昨天召開的中國國際鞋類展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皮革工業協會秘書長蘇超英呼吁,中國企業目前過度依賴歐盟、美國、日本這三大市場,為避免中國制鞋企業遭到歐盟貿易壁壘的致命性打擊,需要開拓中東、南美等地市場,力爭出口多元化。
1994年3月,歐盟簽署了“共同進口制度文件”,對中國制造的鞋類、手套、玩具等7大類105個稅號的產品實行進口配額限制。該配額限制將在明年1月1日取消。為了減小來自中國制鞋企業的強大沖擊,歐盟各國已開始采取措施。意大利將在今年秋季對原產地在中國的鞋類發起貿易救濟措施調查,葡萄牙、西班牙和法國等也有類似打算。
蘇超英表示,歐盟對中國鞋出口設置壁壘是預料中的事情。去年,中國生產了60多億雙鞋,其中出口占三分之二,銷往歐盟的就有5.65億雙,預計今年能達到7億雙。
而在如此大量的出口中,大多數都是以低價競銷的方式出口,必然會令歐盟抓住中國企業進行傾銷的把柄。
為避免中國制鞋企業遭遇歐盟貿易壁壘的致命打擊,蘇超英認為,國內鞋業在堅持低價競爭的同時,應更多地關注高端鞋類市場,把中國制造提升為中國品牌。同時,中國鞋要積極開拓中東、南美等地新興市場,力爭出口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