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采取措施幫助紡織服裝業迎接挑戰
- 歐盟委員會12日提出了7點行動計劃,以幫助歐盟紡織和服裝工業提高競爭力,應對2005年1月1日完全取消紡織品和服裝進口配額后的挑戰。
首先,歐盟將起草和落實一項戰略研究計劃,搭建一個歐洲技術平臺,鼓勵先進技術和高附加值紡織品和服裝的研究與開發。
其次,歐盟將資助紡織服裝工業的教育和職業培訓項目,為就業者適應變化和創新活動提供支持。
第三,歐盟建議成員國預留一定的結構性基金,應對紡織工業結構調整和現代化及貿易開放的后果,減輕對紡織工業集中地區的經濟和社會影響。
第四,歐盟將創建一個歐洲知識產權網站,促進信息交流和傳播,打擊侵權和假冒行為。
第五,歐盟將在世界貿易組織多哈回合談判中,要求除最不發達國家以外的成員降低紡織品和服裝進口關稅,取消非關稅貿易壁壘。歐盟還建議將貿易普惠制待遇給予最不發達國家和競爭力較弱的發展中國家。
第六,加快建立歐洲-地中海自由貿易區的進程。
第七,歐盟將加強同中國的合作,確保向無配額制平穩過渡。為此,歐盟將繼續利用歐中紡織對話機制,跟蹤收集從中國進口產品的有關數據。另外,為避免中國紡織品服裝進口猛增對歐盟相關產業造成沖擊,歐盟還將在年底前公布保障措施的實施程序和標準。
歐盟紡織品出口名列世界第一,服裝出口名列第二。歐盟在中高檔產品、時裝和技術含量高的紡織品領域有很強的競爭力。歐盟紡織服裝業員工達270萬人,有17.7萬家企業,去年的產值超過2250億歐元。
過去4年,歐盟紡織服裝業生產和就業持續下降。其原因包括歐盟及其主要出口市場經濟增長緩慢,歐元對美元逐步升值,以及生產繼續向成本較低的地區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