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聯想”的聯想 中國企業如何超越洋巨頭
關于電腦,國人首先就會聯想到“聯想”,“聯想”品牌的確深得地緣、商緣、人緣,而聯想每每總有驚人之舉,不負眾望。最近《財經時報》刊文稱,聯想商用PC順利通過了國家電子計算機質量監督檢測中心MTBF測試,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再造”了世界紀錄,達到了45000小時,這是中國PC企業第一次在產品質量方面超越洋巨頭。
那么二十歲的“聯想”給二十歲的縫制機械行業究竟帶來怎樣的啟示呢?
首先,給了我國縫制機械行業趕超先進最有力的精神和心理支持。“聯想”這面“中國制造”的旗幟,在我國制造業前路正處于十字路口的關鍵時刻,讓大家看到了“中國制造”也能成就世界一流高科技產品的實證,由中國品牌掀起的品質潮照樣可以摧垮跨國廠商編織的不可逾越的神話。世界并非總是“富人俱樂部”。只要相信自己,劉翔照樣可以沖破歐美對直道短跨項目的壟斷。同樣,我國從一般制造走向標準制造、精密制造的時代并非遙不可及,因此,“聯想”給予我國縫制機械行業的精神激勵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值得指出的是面對世界強手的挑戰,我國縫制機械行業的群英在精神上準備好了嗎,在心理的儲備上又能打上幾分呢?清理蕩滌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的舊品質觀,追求卓越的新品質觀,是我國縫機行業崛起必須具備的精神心理生態環境。
其次,注重細節的完美是我國縫制機械行業趕超爭先的關鍵所在。長期以來聯想對產品品質極其重視,從產品設計、供應商評價、采購、進廠檢驗、過程檢驗,成品交收檢驗和售前、售中、售后服務等各個環節中收集分析豐富的數據和信息。力爭將整機可靠性指標了解到產品不同部件,然后再對整機產品進行可靠性程序化和科學化驗證試驗。可以說,有什么樣的品質打造工具,檢驗制度和運作程序,就會有什么樣的產品品質。我國縫制機械行業在品質方面的提升是顯而易見的,多品種多種產品接近或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但整體差距也不容忽視,這種差距有客觀的因素,但我以為應該從品質打造程序上,或者細節上尋找原因更有意義。比方說,用一款或幾款機型做使用壽命實時檢驗,以超越者品質打消國內服飾企業對國產設備的性能穩定性和持續性的顧慮實在太重要了。“聯想”的品質突破其激勵和啟示作用,其實際意義遠大于事件本身,因此,人們有理由期待“標準”、“飛躍”、“上工”、“中捷”成為縫制機械行業的“聯想”、“海爾”或者“華為”們。
再次,品質趕超是治理品質落后的惟一良方。“聯想”一方面潛心多年的技術積累,另一方面又潛行于拼爭激烈的市場,始終不改自己的前進方向,擺脫了以價格戰為表征的低級競爭,轉而進入以價值積累為根本特征的高層次競爭,從而把中國PC市場引入嶄新的品質發展階段。同樣以技術為導向的縫制企業,應該在“聯想”企業身上聯想到更多更深刻的有益經驗和知識。因為跨國品牌借助于多種資源優勢在中國市場樹起的“品質領先”的印象,是絕難憑價格競爭手段去撼動其地位的,只有像“聯想”一樣以品質突破,才最具顯效。我們的對手也正在研究我們,因此我們絕不能停滯和懈怠。我們必須記住:惟超越才是超越者的使命。
“聯想”給我們縫機行業的震動帶來的感動,只有轉變為自上而下,由內而外的自覺心動和奮起行動,才是這一課最精彩也是最生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