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轉內銷”服飾也摻假
近日,記者在街頭發現,不光是服飾、鞋帽,甚至是工藝品也都打上了“外貿”的旗號,而西安市的外貿市場到底有幾成是真正的外貿貨,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發現“掛羊頭賣狗肉”的和質量低劣的“外貿”為數不少。
劣質服飾打上“外貿”旗號
記者在西安市一些外貿店發現,里面的服飾價格相差非常大。這些“外貿”服飾都是以圓領汗衫、套頭毛衣,或者是號碼肥大的外套、褲子為主。這些衣服的樣式都非常個性化,顯得比較另類,而質地大都以純棉或麻、布為主。在西安市文藝路一家外貿服飾店,記者看到店內衣架上掛的各種衣服都是皺皺巴巴,記者隨手拿起一套印花的棉質睡衣,發現該睡衣不僅有很多褶皺,而且其商標已經卷成了一團,打開商標上面除了有大小碼標識之外,衣服的成分和廠名等均沒有標識,這樣一套睡衣僅售28元。而另外一件樣式比較獨特,顏色鮮艷的外衣,卻要價235元,且只此一件“珍品”,用店主的話講是“西安市不會有第二件。”更有甚者,西安有名的名勝街大多都是銷售“洋垃圾”的,也被美其名曰“外貿貨”。
冒充“外貿”商品價格肆意上漲
可能是外貿服飾在西安比較受青睞的緣故,很多不是外貿的商品都被掛上“外貿”的旗號,而且價格也隨著上漲。記者在西安市解放路一家外貿店里看到,記者去年買的同樣款式的毛衣,要價78元。據店員介紹,該款毛衣是“出口轉內銷”的產品,今年新上市的款式,賣得非常好,而且在西安市沒有第二家賣的,并且價格絕對優惠。而記者在與其斜對面的一家店里也看到了同樣的款式,店員很明確地告訴記者,這是去年的款式,售價55元。
認清“外貿”的真正面目
“外貿”登陸西安那一天開始就經營此類服飾的王女士告訴記者,如今的外貿服飾與以往所稱的“出口轉內銷”產品已完全不同。現在人們所說的外貿服飾主要是指沒達到外方要求而造成積壓的產品、殘次品以及用剩余布料按原設計樣式再加工的產品。這些產品基本上沒有商標或商標被毀壞。
另據記者了解,目前外商對在華加工的服裝品牌和面料管理都非常嚴格,一批訂單商標的數量和加工服裝數基本一致。越有名的品牌商標管理越嚴格,有的甚至在貨品即將裝船離岸時,才由監督裝船的公司代表按件發放商標,嚴格限制正品商標的數量。在面料方面,來料加工的服裝一般不會剩很多面料,即使有也是幾件、十幾件,絕不會有大量剩余。如此看來,就不會有大量外貿服裝流向市場。惟一的可能性就是不合格的外貿退貨,而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產品質量不過關,甚至是因為有害物質超標,外商不接受,才會有整批的外貿貨流向市場,即使這樣外商也會要求在流向市場前將商標剪掉,否則就算侵犯知識產權,如果被執法部門查到也會沒收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