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好一個 將好一窩
復旦大學管理總裁高級研修班論壇臺州行,聽劉紅松教授講座論壇有感:
10月29日,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院首席專家、中國孫子兵法應用研究中心首席專家、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副會長、著名的心理學家和戰略管理專家劉紅松教授在臺州一鼎大酒店為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總裁班學員及廣大臺州市青年企業家授課“新經濟時代戰略性人力資源新思維”,我集團公司及各子公司全體中高層領導人員參加聽課。
近年來強調企業管理應重視和抓好細節與執行力的議論很多,討論也越來越深入。這反映隨著改革的深化與競爭的加劇,要搞好管理,更需要抓緊和落實到企業的基礎層面,體現到實踐的環節上。否則,道理講得再好、再重要,不去付諸實施,不去解決實際問題,也將于事無補。
對企業興衰成敗起關鍵作用的是企業的經營戰略與發展戰略嗎?而現在卻有人提出并大力宣傳的是“細節決定成敗”,“執行力決定成敗”,那么是否意味著,決定成敗的不再是原來認識的戰略,而已轉變為細節了呢?
對企業來說,決定成敗的究竟是什么?是細節還是戰略?
從思想上到理論上弄清這個問題,對當前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企業來說,把握一個比較正確的思路,以謀今后的健康發展是具有現實意義的。
如果把企業比作一艘航船,把船內機器設備和四周管得井然有序固然十分重要,但如果航向錯了,一樣會導致災難性后果。
我們不能為了強調戰略而不重視細節或執行力,同樣,也不能為了突出細節或執行力就使戰略讓位甚至退位。
既然兩者都重要,不可偏廢,那么究竟怎樣看待其差別呢?
實質上,這取決于對擔當什么職責的人而言的。
企業里,或任何組織中,人員的職責分工基本上可分為兩大類,一類屬于領導層或決策層,另一類屬執行層。兩者相互配合,形成一個組織的整體。
現在我們常常可以看到“細節決定成敗”或“執行力決定成敗”的提法。這種提法,主要是看針對什么對象而言。針對執行層來說,無疑這完全正確。當他們在實施企業目標時,必須十分注意細節,使這些目標能層層落實,并且做到精益求精,以保證企業目標和任務的實現。
但是對企業的領導層或決策層來說,僅注意細節是不夠的。我們現在已生活在全球化時代,我國已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企業領導,作為這艘航船的船長或領航員,必須在市場競爭的驚濤駭浪中,站立船頭,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把握市場風云變化的脈搏,才能保證航船越過急流險灘,在風浪中平安前進。
要是在這種形勢下,一個企業的領導,還是用計劃經濟時代的思路或工作方法去經營企業,一心只看到企業內部,認為只要把企業內部的細節搞好便可萬事大吉,“兩耳不聞天下事”,這怎能適應當今世界的新形勢?如果企業的領導層、決策層只埋頭于當前的日常工作和細節,甚至事無巨細,都要“事必躬親”,而不以更多時間精力去考慮企業的戰略發展、考慮企業的明天,那怎么能在日益激烈的國內國際市場競爭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呢?
一個不考慮明天的企業,就不會有企業的明天。
凝聚力不僅僅只是依靠于幾條新穎的口號,或寫幾篇煽情的使命聲明,或由總經理發表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講,這并不能真正使之溶入了員工的血液中去。企業的標語匯不光光只用來裝飾墻面,而是要寫入員工的心窩里,這樣成了空談,執行力也會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