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淘沙52個上海“老名牌”悄然消失
新華網上海頻道11月5日消息:新華網上海頻道11月5日消息:來自四川的趙先生昨日在上海向記者感嘆,10多年前他第一次在上海出差時,通過關系買了臺“上菱”牌冰箱、紅心牌電熨斗郵寄回家,這次他在上海的一些商場逛了一圈后發現,曾經的這些名牌已難見蹤影。他說上海的一些名牌對外省人已沒吸引力。
恰如趙先生所說,記者昨日走訪上海市名牌產品辦公室了解到,自本市開始推薦“上海名牌”以來,名牌產品可謂大浪淘沙。1995年首批榮獲“上海名牌”的152個產品,如今只剩下100個,52個名牌已悄然淡出名牌榜。“上菱”牌冰箱、“水仙”牌洗衣機、“寶石花”牌和“鉆石”牌手表、“亞洲”牌和“寶屐”牌皮鞋、“蜜蜂”牌和“飛人”牌縫紉機等老產品都已從上海名牌的位子上被拉下來。
上海市名牌產品辦公室的陶糧民說,隨著周邊地區和國外品牌產品的進入并展開激烈競爭,上海市最早評定的一批名牌產品已代表不了新時代的需求,它們中有的生產單位已倒閉,有些名牌已淪落為地攤貨。
老名牌紛紛消失,產業結構調整是首要原因。一些能耗高、重污染、技術含量低的產業品牌在市場競爭中逐步被淘汰。而一些企業產品不能跟上時代,不注意產品創新,也是一些老名牌流失的重要原因。比如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上海曾先后引進上百條進口彩電、冰箱生產線,但技術和性能上的差別并不大,隨著家電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這些品牌很快就消失了。
值得可喜的是,在一些老名牌紛紛消失的同時,上海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以及合資合作等形式,形成了寶鋼、上海三菱、上海貝爾、上廣電(SVA)等一批中國名牌和強勢企業,給上海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關鏈接
記者昨日了解到,本市正在醞釀首部《上海市名牌戰略行動綱要》,今后滬上名牌產品推薦將面向包括民營企業、三資企業在內的所有上海企業,重點將更多地向高科技、高附加值、高市場占有率、高出口創匯產品傾斜,促進形成一批在國內外具有競爭力的名牌產品。去年上海名牌產品實現銷售收入已超過3200多億元,同比增長13%以上,約占全市工業銷售收入比重近40%。目前上海共有33項產品榮獲了中國名牌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