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建設回顧
- 1984年11月 11日至14日,中國縫紉機協會(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的前身)成立大會在北京回龍觀飯店隆重舉行。參加會議的有國家經委、國家計委、輕工業部、商業部、兵器部、總后勤部、中國輕工學會的有關領導,各省沛)輕工業廳(局)的有關負責人;45個會員單位的負責人共94個單位的162名代表。會議一致通過了《中國縫紉機協會章程》,聘請輕工業部賀志華副部長為中國縫紉機協會名譽會長。自此,一個由企業自發要求成立,得到政府部門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的協會;一個由企業家參與、組建的協會;一個為企業服務、促進行業發展的協會誕生了!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管理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20年來,協會歷經七屆理事會,在理事會的帶領下,在全行業企業和職工的支持下,協會始終堅持集行業之力、辦行業之事、為行業服務,促行業發展的宗旨,不失時機地健全和完善行業管理職能,著力培育行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專業市場;規范市場行為,創造和維護規范有序、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和效率;使協會起到了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并得到行業內廣大企業的支持與認可,成為組織和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協會共有會員單位328家,理事單位47家,常務理事單位16家,副理事長單位7家,終身榮譽會員21名。據不完全統計,會員企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約占5%,三資企業約占10%,民營企業占85%以上。會員企業通過協會這一大家庭積極參與行業建設和管理,履行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共同為全行業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20年的發展,協會在以下幾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行企改革
協會根據國家宏觀政策,結合行業的實際,確立每年的行業工作重點。2001年,協會把推動民營經濟發展作為工作重心,組織全行業企業到民營企業參觀學習,增補飛躍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邱繼寶為協會副理事長,行業發展規模和速度有了明顯提升;2002年是我國加人WTO的第一年,協會把“增強企業競爭能力,迎接國際市場挑戰”作為全年的工作重點,鼓勵企業大力開拓國際市場,行業外向型發展格局初步顯現;2003年是全行業科技創新工作的推動年,協會動員全行業企業把企業的發展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在更高層次上、更新領域中、更寬范圍內大力開展技術創新,通過科技創新,新材料、新能源、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在行業中的廣泛應用,行業整體生產方式發生了質的飛躍;2004年是行業的“質量促進年”協會把加強質量管理,努力提高全行業產品質量作為工作的主題,動員企業把質量工作擺到突出的仕置,在現有工作基礎上,以更高的要求、更有力的措施,在更高的層面上開創行業質量工作的新局面。
科技創新
20年來,協會向國家有關部門申報了一批科技開發項目,評選了一批重點科技效益型企業,組織召開了技術引進、科技規劃、技術改造、技術發展等為專題的多項研討與交流。通過一系列活動,提高了全行業的科技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加快了科技創新的步伐,行業的產品結構與產品技術含量快速提升,行業產品研發工作成效顯著。
行業質量標準工作也同步開展。“六五”、“七五”期間,全國縫紉機標準化中心、中國縫紉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相繼成立,這兩級機構在研究制定行業標準化發展戰略,加快行業標準的制、修訂速度,進行標準的宣傳貫徹、培訓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到目前為止,行業已擁有縫紉機基礎標準36項、縫紉機機頭產品標準31項、縫紉機零件標準44項等較為完整的標準化體系,并涌現了一批技術與標準人才,行業標準
化工作得到了不斷提高和完善。一大批企業脫穎而出:“標準”、“中捷”榮獲2001年度全國輕工業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稱號;“標準”、“中捷”、“惠工三廠”、“興大豪”等四家企業榮獲2002年度全國輕工業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稱號。
輿論宣傳
協會成立20年來,信息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協會有一報(紙)兩刊(物)三網(站)。協會與《中國服飾報》合辦的《縫制設備導刊》在縫制機械行業與下游服裝行業之間架起了溝通的橋梁,對產業鏈之間加強聯系、互通情況進行了重大創新和有益嘗試;“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網”對會員企業開展網絡統計,提高了數據處理的效率和質量。
自律管理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協會根據時代特點和企業需求,適時建立或撤消了一些分支機構。目前,協會有市場工作委員會、科學技術工作委員會、零部件專業委員會、家用機專業委員會和商貿專業委員會。這些分支機構在協會的統一領導下,在各自領域相對獨立地開展工作,使企業真正做到自律管理。如商貿專業委員會,對市場趨勢進行預測;建立合理的競爭秩序,共同打擊假冒偽劣。同時,廣泛開展工商之間的交流溝通,提高自身的素質和影響力。它的成立,表明行業商貿領域有了一個自治、自律、自己管理自己的組織。又如為全面了解行業產品質量狀況,促進企業質量意識及質量工作水平的提高,自1989年今,協會指導市場工作委員會對家用機、平縫機、包縫機、封包機、編織機以及縫紉機電機等產品進行了16次專項抽樣檢測。通過各階段的行檢行評工作,企業質量意識明顯增強,整體產品的實物質量水平大幅提升,質量水平不斷向國際水平靠近,常規的平縫機、包縫機的質量水平已與國際先進水平不相上下。
專業市場
由協會主辦的中國國際縫制設備展覽會(CISMA)歷經18年的努力,在全行業的大力支持下,已成長為國際知名度頗高的專業展覽會。2004中國國際縫制設備展覽會展出面積已達75000平方米,共有17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余家企業參展,其規模已直逼世界縫制設備第一大展——德國科隆國際服裝機械展覽會。通過舉辦展覽會,協會發展了與國內外各相關行業組織的交流與合作;廣泛地宣傳了行業和企業,提高了行業的國際地位;強化了協會服務行業的手段,更好地凝聚了企業;展覽會也為行業內企業走向國際市場、行業與下游產業交流、企業相互學習和相互促進搭建了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