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企業為何狂炒年末配額
- 從2005年1月1日起,世界紡織品服裝貿易將實現一體化,同時也宣告中國擺脫了長達35年的紡織品服裝配額體制的困擾。然而,與此前預想的不同,中國的紡織和服裝企業并沒有大舉出擊的意圖,數以千計的大小企業都對明年的市場前景表示擔憂。
與此同時,由于擔心明年歐美發達國家采取各類貿易保護措施阻礙“后配額時代”的出口,原本預計被冷落的紡織品配額年末被我國企業“爆炒”,價格成倍上漲。業內人士說,氣氛是如此緊張,讓人覺得是在上演“最后瘋狂”。
配額轉讓一路攀升
紡織品配額從國有大型出口企業被“轉讓”到中小民營企業是業界早已不爭的事實。這幾年紡織品配額“轉讓價”的變動很有規律,總在接近年尾的10月至11月小幅上漲,到12月份則全線偃旗息鼓。這一方面由于第四季度是出口旺季,各出口商為完成全年任務,年底出口猛增,另一方面是因為出口配額“出一件少一件”,年底可分配的資源稀缺。
但今年的情況卻很反常。以棉紡織品服裝出口為主的上海三槍進出口有限公司一位工作人員告訴筆者,從今年8月開始,出口配額“市價”不斷攀升,到了廣交會前,出口配額價格進一步上升。有的從一打幾美元漲到了十幾美元。她說,20多萬件的出口商品中,6萬件是自己的配額,其他10多萬件是買來的配額。
業內不少專家認為,目前紡織品出口企業擔心的是配額取消后,中國紡織品蜂擁而出,將在半年或一年后招致各國的反傾銷和“特保”兩尊大棒,因此抓住配額在年內盡量擴大出口。
三槍進出口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說,現在美國等國家對我們的很多類別的產品都很關注,說不定明年出口會更困難。所以即便現在紡織品進口配額價格那么高,那也要抓住現在的時機多出口,“企業是不會等待的”。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大多數紡織品服裝出口企業都對明年取消紡織品配額持觀望態度。同時,由于紡織業投資出現增長較快的勢頭,中小型紡織服裝民營企業具有很強的出口需求,使得配額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這也導致了紡織品進口配額出現“季末瘋狂”。
出口增長一把雙刃劍
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是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展會,被視為中國外貿形勢的“晴雨表”和“風向標”。每年兩屆的交易會出口成交額約占中國外貿出口總額的1/10,占中國一般貿易出口的1/3。
在10月下旬舉行的第96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上,紡織品及服裝成交形勢不令人樂觀———服裝成交27.6億美元,比上屆下降1.2%,紡織品成交21.4億美元,比上屆增長0.1%。
然而,此前不少人樂觀地預計,取消配額以后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競爭力將會得到充分釋放。但企業方面認為,紡織品出口肯定會受到世界各國貿易壁壘沖擊而大幅下滑,其中美國是關鍵。
廠商們說,美國的紡織品政策的不確定性,也讓美國商人在來華采購上表現得非常謹慎。統計顯示,參加第96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的歐洲采購商增長了47.6%,而美國客商數僅增長了11.4%。
來自美國加尼福利亞的采購商PaulMoh說:“這里產品的性價比好,但是明年年初會怎樣誰也不敢確定。不論是誰,下單前都會考慮清楚。”
為了避開風險,一些企業在報價時分別報出配額價和非配額價,以避免可能出現的風險。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曹新宇說,廣交會期間一些企業與美商簽訂的出口合同都含有“一旦美國對中國采取紡織服裝貿易壁壘將如何處理”的附加條款。由于擔心,浙江一家企業要求業務員盡量少接跨年度的定單,盡量縮短交貨時間,盡早出貨。
后配額時代需政府援手
在第96屆廣交會舉行的“紡織品服裝后配額時代的發展與挑戰論壇”上,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曹新宇說,當前國際紡織品服裝消費量增長緩慢,而與之相對應,我國紡織服裝業近年來不斷膨脹。“明年配額是取消了,可蛋糕就這么大,誰都想分上一口,競爭必然更加殘酷,行業內互相壓價的惡性競爭在所難免,這將必然導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出現‘量增價跌’的局面”。曹新宇憂心忡忡,因為“量增價跌”將給歐美提供制造貿易壁壘的依據。
“如果政府不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按當前中國的情況,單靠行業協會約束和企業自律根本起不到什么效果。”這是絕大部分紡織品服裝企業的共識。正是由于擔心這些情況的出現,在離配額取消還剩2個多月的時候,眾多企業紛紛表示,希望我國政府主動干預,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全行業的健康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