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 創新鋪就成功路
- 最近,從浙江大洋衣車有限公司傳出了兩條令人振奮的消息。其一是大洋已研制開發出第五代超高液壓脹管機,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另外一個消息是在10月31日至11月2日期間,大洋成功承辦了在臺州椒江地區召開的國家行業主題學術交流會。
創新結出碩果累累
大洋液壓脹管項目于2000年啟動,2002年即被列入國家級火炬計劃。據大洋總經理曹忠泉介紹,該項目是針對傳統換熱管管束與管板連接采用的機械滾柱脹管而開發的更新換代的新技術,也是最近幾年來我國脹管產業中迅速發展的新興技術。曹忠泉說,開發該項目不僅為我國換熱器制造業提供了性能優良的脹管裝置,對大洋而言,也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關鍵,解決了國內諸多用戶長期依賴進口昂貴設備的問題,體現了當今企業技術進步和發展民族產品的要求。
此次國家行業主題學術交流會的召開,充分展示了大洋的自主創新能力,對大洋來說意義非同小可。曹忠泉還介紹說“通過技術交流與現場觀摩,大洋提高了在全國壓力容器制造行業中的影響力,加快了大洋在該技術領域上的多層次、多范圍的產業研發設計。大洋還要進一步推廣液壓脹管新技術,以提高企業整體競爭力。”
創新依靠自身優勢
自主創新能力的體現需要依托強大的產業優勢,并得到人才方面的支持,那么大洋的優勢在哪里呢?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大洋的品牌目前已有4大系列,30多個品種,自主開發的專利每年達9項,具有年產5萬臺的國內最大生產基地,占國內生產總量的較大份額,且產品60%銷往國外,每年至少開發兩種以上縫制設備新品填補國際空白。這無不顯示了大洋的產業優勢。
大洋還具有自己的人才優勢,公司擁有一支29人的高素質工程技術隊伍。其中教授1名,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7人,初級職稱19人,他們都是近年大專院校和國有企業退休和聘請的專家和行家,他們的加盟給企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潛在動力。每年企業技術學校為企業輸送經過培訓考核的技術人員30余人。
創新要加快拓展步伐
“裁剪機是大洋的看家產品,公司要加大對裁剪機科技含量的投入。”曹忠泉說。通過創新,降低產品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通過最佳的售后服務滿足用戶。把主導產品裁剪機做大、做強、做久。在剪裁領域里朝高科技機電一體化方向發展,不斷拓展裁剪領域的范圍(如鋼鐵裁剪、花草裁剪等),形成國內裁剪產品種類、規格最齊全的生產制造基地。
面對進入WTO后激烈競爭的市場經濟,大洋的思路是,只有不斷開發新產品,研發適銷對路的高附加值的產品,企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曹忠泉進一步表示,“跨行業的經營制造是我們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中長期規劃中的一個戰略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