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經營齊聚臺洲 共謀產業發展戰略
本報訊 11月29日—30日,國內縫制業的20多位銷售精英齊聚我國縫制業制造基地浙江臺州,共商振興民族工業之計,探討中國從縫制大國走向縫制強國之策。
這次由中國縫制協會商貿委舉辦的“赴浙江縫制設備生產基地調研”活動,是在我國縫制業經過連續5年高速增長,縫紉機產量已占世界總產量的60%以上,并且已經積聚了一定的由縫紉機大國成為縫紉機強國的能量的基礎上召開的。這些代表國內上萬個經銷商的銷售精英和“飛躍”、“中捷”、“寶石”、“杰克”、“通宇”、“大洋”等制造業的精英對今后四五十年內中國將成為縫紉機銷售競爭的必爭之地這一點達成了共識。同時,大家就如何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爭創世界名牌,以及廠商之間如何更好地溝通合作來振興民族工業的使命感,來推動中國縫紉機制造業的發展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多數經銷商第一次來臺州,通過兩天的考察,切身感受到國產縫紉機的飛速發展狀況。他們對臺州縫機企業的生產規模和產品品質表示了由衷的贊嘆,對國產縫紉機品牌的信心陡增,紛紛表示要加強與生產企業的合作。經銷商們還希望商貿委多多開展此類有助溝通、合作的活動,以推動中國縫紉機品牌的成長和壯大。
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副理事長、上海華聯縫制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維良表示,商貿委組織的這次活動意義深遠。他說:“通過這兩天對臺州部分企業的考察,我們對臺州民營企業的發展歷程、發展現狀、未來發展趨向,以及企業的管理理念和思路有了很深的了解,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縫制機械發展的希望,看到了國產品牌很快可以替代洋品牌的希望。同時,加深了制造企業和商貿企業之間的溝通和聯系。不僅加深制造企業和商貿企業的了解,商貿企業之間也加深了相互了解。”
此外,張維良還表示:“商貿委建立的初衷就是加強制造企業和商貿企業的聯系,而本次活動初步建立了制造企業和商貿企業之間一個良好的溝通平臺,實實在在地搭建了這樣的平臺。今后商貿委還會經常、不斷地創造這種交流機會。希望從今天開始,制造企業和商貿企業的聯系、溝通和經銷會密切起來。這必將會促進中國縫制機械的發展,推動我國縫制機械由大國走向強國之路。”
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商貿委員會主任、上海華聯縫制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淼海在座談會議中分析了2004年我國的經濟政策和2005年的經濟走勢后,指出縫制行業與國民經濟密切相關,穩中求漲是我們的出路。“CISMA2004之后,我們看到企業都憋足勁,花大力氣抓管理、抓質量、抓品種,取得很大成效。但是,應該意識到,國產品牌與進口品牌在高端技術上還存在一定差距。通過此次考察,我們看到了希望,我們的企業可以做好特種機。”此外,他希望工貿雙方加強聯絡和溝通,保持并不斷發展良好的合作關系,實現雙贏局面。“今后二、三十年,縫制機械的主戰場在中國。”我們有信心實現這個良好遠景。
據悉,參加此次考察的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商貿委員會的骨干委員單位包括(排名不分先后):上海華聯縫制設備有限公司、宏運衣車貿易有限公司、石獅市福誠縫紉設備有限公司、杭州祥盛縫紉機有限公司、常熟市仕德偉縫紉機(城)有限公司、東莞祥興針車有限公司、溫州市百衣達針車有限公司、浙江義烏市面上東方縫紉設備有限公司、武漢縫紉設備總匯、南京裁圣縫紉設備有限公司、上海奧乃實服裝機械有限公司、上海甫東機械設備成套公司長成縫制設備商行、北京重機兄弟縫紉設備有限公司、河北藍天縫制設備有限公司、寧波友誠服裝設備有限公司、深圳市雅諾縫紉設備有限公司、濟南華東縫制設備有限公司、南通華忠貿易有限公司、廣州市長澤針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