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緩解資金壓力
走訪新企業 探索新模式
菀坪與臺州都是我國縫紉機產業的重鎮,兩地縫制設備業的發展,都已經頗具規模。現在,菀坪有了第一位來自臺州的投資商——阮孟定,他所創建的杜馬縫紉機已經在菀坪落地生根。近日,記者走訪了位于菀坪鎮的杜馬公司。
打品牌,是所有有長遠志向的企業首先要面對的一個課題。新興企業尤其是民企,都在這個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杜馬”也有自己的經營模式:全為先、精為重、做品
牌。最近幾年,諸多縫紉機零件企業都紛紛做起了整機,作為整機企業,產品種類的齊全就顯得更為重要。平縫機、包縫機、繃縫機、特種縫紉機等等各類機種都要齊全。而真正的關鍵,無疑就在于質量與產銷策略。
質量方面,“杜馬”的措施之一就是狠抓零部件質量。阮總介紹說:“在采購零件過程中,公司力求提高標準,嚴格把關,有些重要零部件甚至達到了進口水平。在同類零件中,寧愿價格高也要挑質量好的,因為零部件的質量是整機的基礎。”談到如何在短期內樹立新品牌,阮總坦言:心態決定了策略。“杜馬”不盲目上量,而是了解市場的需求,找準適合機型,然后巧妙地把產量控制在供不應求的數目。
仔細想來,這一點對處于創業階段的小企業不無益處。因為資金是企業生存的關鍵,
倘若產品鋪天蓋地投入市場,表面上一派繁榮,聲勢浩大,可如果沒有及時銷售,資金流
動將嚴重不暢。另一方面,產量過大甚至超負荷的話,也容易影響質量。適量生產,無疑是個踏實有效的辦法。俗話說,以小見大。走訪了諸多類似杜馬這樣的中小型企業之后,我們發現了同類企業經營中遇到的一個普遍問題——資金問題。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縫制設備業即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作為行業的中堅力量,民企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在發展中會面臨著諸多困難。債務便是制造工業必須面對的一大難題,縫制設備業也不例外。多角債的形成,比如說服裝生產企業拖欠經銷商購置縫機貨款,經銷商拖欠縫機廠商貨款,縫機廠商又拖欠零配件廠商貨款。如此一來二去,使得縫制設備業各個環節都不得不在發展中為資金頭疼不已。
對于生產商來說,在縫機業的流通環節中,經銷商是債務問題的焦點。不少企業反映,有些經銷商,特別是大經銷商,拖欠著他們許多資金。找經銷商催討貨款已經成了必
修課。關鍵在于,生產商無法確認,經銷商到底是暫時沒有完成銷售,還是已經售出卻把
貨款用于其他用途。很多企業都認為,經銷商過多地考慮利潤,乃至于把企業當作了銀行,拖欠債務等于是一種變相的無息貸款。據記者了解,這種心態,普遍存在于企業老
總心中。
大型企業規模大,資金雄厚,還可以通過整合上市等金融手段解決資金問題。而對于中小型企業,這個問題就嚴重得多。我們認為,采取像杜馬這樣“小批量、多品種、高
品質”的生產經營手段,可以在樹立新品牌的同時,緩解資金壓力。然而,這只是生產商
提高自身的資金運轉能力的一種手段,治標不治本。如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當然,一個行業的產銷模式,經過長久以來的實踐和完善,已經在整個行業根深蒂固,但或許,有新的辦法可以嘗試。比方說,暫時放棄總代理,打破這種固有模式對中小企業的限制。在目前看來,這樣的方法似乎有可行性。生產企業可以通過尋找各地區的區域經銷商,把風險分散,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規避債務問題。
話說回來,具體問題還得具體分析。在這里,我們僅僅是提出一種假設,用于探討。
我們真正提倡的是一種創新開拓的精神。處于創業初期的企業,需要獨立冷靜地思考,
敢于探索新思路。一個行業的興盛,需要更多這樣的良性推動。 宋正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