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知識產權牢牢抓在手中
“飛躍的自主創新能力令人十分驚訝!”10月26日,德國著名的電腦繡花機制造商ZSK公司總裁在考察后感嘆道。
自去年開始,飛躍擁有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的光機電一體化自動開袋機、高速電子圓頭鎖眼機、電子套結機、電子花樣機、電子釘扣機和數控伺服系統等研制成功,在世界同行與經銷商中引發了轟動效應,打響了“中國制造”,并且成為國內惟一能自主制造微機控制系統和數控伺服系統的企業。其中數控伺服控制系統是世界縫制行業的前沿產品,難怪一次國際展覽會上,日本人一臉疑惑:是飛躍自己研發的?
業內人士都清楚,中國縫制行業有個巨大落差,那就是:要實現從縫制產業大國走向強國的目標與行業尖端技術相對滯后、科研力量薄弱的現實。飛躍為何在高新技術方面如此“冒進”?
“中國民營企業用高科技來改造傳統制造業,可能是中國民營制造企業的希望所在。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的勞動力成本非常高,但他們掌握著一些高新核心技術,而中國企業想在這方面與之抗衡,在總體上顯然還不太可能。而如果中國僅僅發揮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優勢,那么靠這種優勢支撐的粗放型產品及企業也是不會長遠的。因此,中國民營企業就必須走用高新技術及勞動密集型來改造我們的傳統產業之路。”邱繼寶董事長這樣認為。
眾所周知,國外大公司特別是跨國公司都是靠創新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靠核心競爭力塑造知名品牌,靠知名品牌提升競爭優勢。而與跨國公司相比,飛躍在核心競爭力、特別是創新能力上還存在一定差距。為掌握自主知識產權,飛躍提出,一流的企業必須要有一流的技術,一流的技術,就要有自己的研發隊伍。只有這樣,才能鑄就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積極推進科技創新,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是飛躍一貫的競爭策略。為此,飛躍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科研開發、技術推廣、科技管理體系,在北京、日本、寧波和總部設立了四大信息技術研發中心,匯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的縫制設備設計人才和一流的制造技術,更有一批曾經為世界名牌縫制設備制造商工作的德、意、日專家加盟飛躍,成為飛躍飛速發展的強力推進器,使得飛躍能及時把握行業最新動態,與世界保持同步。
通過大規模技術改造和科技創新,飛躍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能力空前提高,每年都有10至25個新產品誕生,已經實現了產品由中低檔向高檔轉變,由單純生產工業機向工業、家用機并舉轉移;通過應用高新技術、新型材料對國內傳統縫紉機進行了一次徹底的革命。共10多個產品列入國債項目、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和國家級新產品,新品產值率達70%,并已經累計獲得專利300多項。在一次深圳高交會上,“飛躍”多功能家用縫紉機的“自動穿線”功能讓人大開眼界:只需一撳按鈕,細細的線就乖乖地鉆出針眼,再也不需勞神費力。中科院院長路甬祥連聲贊嘆:“浙江人真聰明,了不起!”
邱繼寶董事長在公司高層會議上說過,模仿贏不來核心技術,更贏不來市場,我們必須以創新引領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