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會出現零售商瘋狂并購現象嗎
零售業在經歷了幾年的不景氣之后,今年的并購活動異常活躍,最大的并購行動是上月底宣布的Kmart實業有限公司以110億美元購入Sears,Roebuck公司,11月初,服裝和鞋類巨頭Jones服裝集團宣布以2.943億美元現金收購華貴的Barneys紐約零售店。
今年夏天,Target公司以16.5億美元現金將Mervyn商店及旗下的信用卡結算機構賣給一家投機財團,以32億美元現金將Marshall Field連鎖店出售給May百貨公司。
分析人士稱,聯合百貨公司、Liz Claiborne公司、Jones服裝等大公司的大量現金流將刺激2005年出現更多的并購行動。
其原因是:零售銷售整體增長疲軟,商業公司意識到他們需要相互扶持,擴大勢利范圍,提高競爭力。查爾斯頓全美研究集團總裁Britt Beamer說,有很多公司知名度不高,他們必須提高知名度,才能提高競爭力。
商店飽和現象導致零售業總體銷售疲軟,今年關鍵的假期采購季節開端就令人失望。商家希望并購行動將為銷售季節注入活力。
Kmart確實意識到,在與沃爾瑪這樣的對手競爭時,規模非常重要。Kmart-Sears合并計劃包括將幾百個Kmart連鎖店搬進Sears商店,同時重新界定商店的價值。
并非所有分析人士都看好這一并購趨勢。有些批評人士懷疑Kmart與Sears的聯姻是否能開創一個成功的局面。Jones收購Barneys紐約更提出一個問題,中檔價格服裝制造商是否應該出現在設計品牌市場。
還有一個挑戰是,當消費者拒絕批量產品,要求更有個性化的時裝時,公司間的合并可能帶來產品統一化的風險。公司合并很難保持所有的特性化產品風格。
然而,分析人士預測,明年將出現幾種兼并情況。百貨商店把具有特殊風格的連鎖店或人口稠密區的連鎖店作為兼并目標。美元弱勢也為國際公司提供了機會,如法國超級商場經營者Carrefour SA,他們有可能兼并美國的供應商或商店。
服裝巨人,像VF公司,Liz Claiborne和Kellwood公司,預期購入品牌以豐富產品形象。這三家公司已經列出他們希望得到的品牌名單。服裝及服飾巨人Liz Claiborne身價42億美元,現在旗下有約60個商標。公司將繼續收購暢銷的國際品牌,尤其是商鋪和男士服飾公司。服裝巨人Kellwood身價23億美元,計劃收購男孩和女孩服裝品牌。VF公司在過去幾年中一直在收購品牌,如Mautica和Lee牛仔褲,現在對女性休閑運動裝品牌很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