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企業庫存問題主要的六種方法
- 經常會有服裝企業老板這樣說:自己一年辛苦賺來的,都在倉庫里面。
通常企業越做越大,倉庫也越建越大,銷售額翻了幾番,帳面上的流動資金卻沒見增長多少,幾年辛苦的積累,都跑到倉庫去了,這是服裝企業最普遍的現象。通常企業都有成品倉庫,原材料倉庫,大一點企業的加上分公司、辦事處的倉庫,代理商倉庫、經銷商倉庫、光倉庫數量就已經不是小數目了。管理落后點的,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倉庫里到底有多少價值的貨品和材料。
保暖內衣行業前幾年著實風光無限,然后就是集體跳水再到行業的幾乎整體崩潰,為什么會這么快跳水?因為市場容量有限,產品賣不出去,庫存積壓太多,對于大部分廠家來說,不跳水肯定是死,跳水可能還能死得慢一點,起碼還能收回一部分資金。所以,一旦有品牌點燃導火索,價格大戰馬上一發不可收拾。君不見,南極人,俞兆林等保暖內衣行業的領導品牌今年還在到處拋售其前幾年的庫存。
休閑服裝市場這幾年增長很快,據說光廣州北京路,一年就有過億的休閑服銷售額,領導品牌班尼路、佐丹奴、cy等都在那里開有大型旗艦店。中山沙溪也成為一個全國知名的休閑服裝生產基地,沙溪一個知名的休閑服廠家,2001年銷售額為1個多億,而其倉庫庫存也達到了一個億以上,幾乎和銷售額持平。你說該廠家難不難過。休閑服飾對流行非常敏銳,所以更新淘汰很快,一不小心就會帶來大量的庫存。象廣州北京路上班尼路、佐丹奴等時常見到新品上市時候八九十元左右,而到換季時候則經常19元、29元一件的瘋狂大甩賣,購者云集。廠家出于處理庫存、回籠資金的角度考慮而進行甩賣。而甩賣的結果是什么?消費者對品牌的價格體系嚴重產生懷疑。前幾年,據調查,佐丹奴還是消費者心目中的服裝名牌,而現在呢,還有幾個人會因為穿佐丹奴而榮?
西裝、襯衫等男裝產品,是相對款式變化較慢的品類,似乎落伍淘汰的風險相對要小些。但你只要去看看現在杉杉、雅戈爾等巨頭在很多特賣場處理前幾年的產品時候你就知道他們面臨的庫存壓力有多大了。現在聰明的消費者買襯衫通常都會選擇在轉季的時候,因為那時候必然有很多品牌會為清貨而進行打折。
女裝日子更難過,女裝款式、面料更新很快,女性消費者誰也不愿意自己落伍。女裝企業賣不出去的產品到第二年肯怕連處理都難了。積壓的產品在倉庫里越堆越久,越堆越多。這也是制約中國女裝發展,中國女裝至今缺乏大品牌的主要原因。誰能隨意列舉出一兩個全國性的女裝知名品牌,很難啊。大點的女裝品牌充其量都只是在局部區域有一定的領先地位而已。
做文胸的內衣企業更是深受庫存所累,文胸產品訂料、生產周期長,對市場必須有一定的預測性和前瞻性,但誰也不敢保證自己的眼光百分之百的準確,如果產品倉存不夠的話,一旦暢銷肯定就會斷貨,再去補單生產又錯過了市場,但一旦某些產品滯銷,就必然會換來大量的庫存。南海一家大型內衣企業,2002年就因為發展過速,庫存過大,導致資金鏈瀕臨斷裂,原材料商拒絕供貨,車間技工大量流失,差一點就要關門大吉。
現時,服裝企業都不約而同受庫存所累,一般情況下企業是如何處理庫存,降低風險的呢?
有老板說:處理庫存要講“快、狠、準”三字決,要知道,回收回來的資金才是利潤。話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又存在一個問題,如何處理?在生產嚴重過剩的今天,到處打折呼聲一片,處理庫存往往是一相情愿,打折降價吧,必然會影響品牌的整體形象和價格體系,降低顧客對產品的忠誠度,不打折吧,服裝產品太容易落伍過時,放在倉庫只會越來越貶值,最后變成廢布一堆。目前服裝企業處理庫存主要的方法有:
一 、在大商場設立特賣場或設立特價品專賣賣場
一些大中城市的主要商場一般都會設立特賣場,供一些品牌特價銷售貨品,以吸引顧客人氣。很多品牌的特賣銷售額甚至已經超過正價產品的銷售額。中國老百姓的錢包畢竟還不是那么鼓,所以特價的品牌產品市場還是蠻大的。一些消費者也已經形成這種消費習慣,非打折不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