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項新型成套項目引領紡機產業升級
2004年初,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在談到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圍繞走新型化工業道路要抓好的重點工作時,明確提出了要組織落實“十項紡織工業新型成套設備技術攻關和產業化項目”。一年來,“十項紡織工業新型成套設備技術攻關和產業化項目”在行業內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引導了紡織行業的產業技術升級和結構調整,促進了紡織機械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品開發。目前,滌綸短纖維成套、粘膠成套、無梭織機、針織機械項目已經開始在行業內發揮作用并取得了顯著成效,有些項目紡機企業正在積極地實施當中。
化纖設備單產大幅提高
隨著化纖工業的發展,我國滌綸短纖維成套設備近年來迅速提高,日產100噸的成套設備已比較成熟。近幾年,隨著聚酯裝置的增量,化纖工業的技術進步,由鄭州紡機公司和上海太平洋機電(集團)公司生產的滌綸短纖維成套設備的單線生產能力由日產100噸增加到150噸和200噸的水平。特別是2004年我國出口到國際著名企業印度Re-liance公司的兩條日產70噸滌綸短纖維設備開車成功,提升了國產化纖設備在國際上的競爭能力。
鄭州紡機股份公司是從2002年開始開發研制日產150噸滌綸短纖成套設備的,2003年開始進入日產200噸成套設備的開發研制,2004年初與江蘇差別化集團簽訂了設備供貨合同。
太平洋機電公司是在日產100噸滌綸短纖維成套設備的基礎上開發研制的。日產100噸的滌綸短絲成套設備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采用大容量熔體直接紡絲和一水一汽兩段濕熱牽伸工藝,生產高強低伸型滌綸短纖維。項目中有5項國家專利,已獲得4項授權,并獲得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項。
日產200噸滌綸短纖維成套設備的研制開發已趨于成型,預見將來會逐步走向成熟。研制開發大容量的紡絲成套設備其目的是配合聚酯裝置的生產能力增大,紡絲生產能力相應增加,產量大,優級品率高,各項消耗指標低,具有顯著節能效果,裝機容量和公用配套工程量降低30%以上。國產200噸/日滌綸短纖維成套設備價格大大低于進口設備價格,有利于降低化纖企業投資成本。
粘膠設備適應市場潮流
多年來,國內粘膠設備已不能完全適應國內外兩個市場迅速發展的需求,其弱點是絲餅小、絲條短、接點多、不適宜高速織機的工藝要求;廠房、設備、資金占用多,對環境污染大。因此,造成我們生產的粘膠長絲距國際先進水平還有不小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