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縫制機械行業迎來發展良機
- 根據世貿組織《紡織品與服裝協定》的規定,從2005年1月1日開始在全球范圍內取消配額,紡織服裝產品可以自由進入任何市場。這個被業界稱為“后配額時代”的來臨,不僅對中國紡織服裝業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而且為中國縫制機械制造業帶來了無限商機。
我國是縫制機械生產大國
中國的縫紉機工業經歷了近一個世經的風風雨雨,如今已經發展到一個新的紀元,在世界縫制行業內展示著“中國制造”的競爭力。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也是產量最大的縫制機械生產國。全國現有各類縫制機械生產企業1000多家,其中整機生產企業300家左右,產品覆蓋世界上150多個國家和地區。
據海關統計數據,從出口品種上看,今年1~10月,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整機出口額的增長率一直高于縫制機械出口量的增長率。
目前,我國的縫制機械工業已經具有相當規模,產品種類豐富,形成了既能基本滿足國內需求又有一定國際競爭能力的生產體系。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縫紉機生產集中度明顯提高,以上海、浙江、陜西、天津、江蘇、廣東等六個主要產區為代表的區域結構趨于合理。
不少企業已走過“買圖紙生產,照樣機翻版”的初級消化吸收階段,開始自行研究開發,創新設計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產品。
經過多年的培育,行業已形成了以“標準”、“上工”等為代表的一批骨干企業和名牌產品,一大批企業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快速壯大,成為中國縫制機械工業的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