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生園老人“紫云英蜂蜜老上海都曉得”
新華網上海頻道2月10日消息:“紫云英蜂蜜,這個我常吃,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老上海人都曉得的。”大年初一上午,從寧海東路一幢老式里弄房子的三樓不時傳出會心的笑聲。這里是冠生園創始人冼冠生兒子冼載堅的家,身為“小字輩”的冠生園集團老總翁懋正拿著大包小包年貨來給他拜年。在上海名牌力求不斷做大做強的今天,他們交談間引出了一段滬上老字號不斷發展的故事。
找到冼老,頗費了一番周折。年初,上海電視臺打算做一檔“老上海的故事”節目。其中,二三十年代在上海赫赫有名的“冠生園”品牌創立者冼冠生因推動了中國食品業發展而被選為重點人物。冠生園尋找了十多位早年退休的職工,幾經周折終于查到老人的確切地址,在新年到來之際帶上了冠生園在新時代的新產物———大白兔奶糖、和酒等上門拜訪,也引出本文開頭的一幕。
今年已經81歲的冼載堅老人思路十分清晰,他說前些日子看到報紙上說他父親是靠擺地攤起家的,這與事實不符。父親從廣東一到上海來就開了前店后工場的門面,做一些蜜餞、糕點類的食品,為了促銷,雇了十幾個人到當時的“新舞臺”劇院趁著中場休息的時候去叫賣。他的生意腦筋相當活絡,第一個想出來給全上海的黃包車夫每人發一件馬甲,前后都印著大大的“生”字商標,也是他率先在有軌電車上做起了冠生園月餅的廣告。那時候的“生”字商標周圍有16個繩結,代表著分布在全國的16家分公司,冠生園其實早就跨出了上海地域,力圖打造一個全國銷售版圖。
翁懋說,冼冠生在上世紀30年代提出的“三分成本、三分毛利、三分廣告”的經營理念到今天還是很值得學習。當初笑傲江湖的鳳凰、永久自行車沒落了,曾經家家必備的蝴蝶、飛人縫紉機不見了,上海名牌正面臨著一個重新崛起的關鍵時刻。在上世紀的驕傲落幕之后,如何讓上海名牌創出一番新天地是如今的人應該多多考慮的問題和責任。經歷了80年風風雨雨的冼載堅老人笑著說:“一定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