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先進設備為服企筑巢引鳳
缺工問題持續加劇 縫機企業積極應對
從2004年初開始,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縫紉工短缺現象就已經顯現,號稱“中國童裝之都”的浙江湖州織里鎮、著名紡織工業城、紹興等生產基地的服裝企業去年也紛紛受到縫紉工短缺問題的困擾。
近來,這個問題越發嚴重。在煙臺職業介紹中心公布的十大熱門職業榜上,縫紉工已經連續兩年穩坐榜眼位置。中心的信息顯示,裁剪縫紉工2004全年該市需求為1.7萬人,但只有8201人求職,平均一個人能坐擁兩個縫紉工崗位。從2004年開始,隨著日資、韓資企業在煙臺興辦的服裝加工企業數量猛增,煙臺勞動力市場的縫紉工開始緊缺。另一方面,由于前幾年縫紉工供過于求,一些技工學校將培養重點轉向了其他的熱門職業上,縫紉技工的生源嚴重不足,形成“斷檔”局面。在幾年前煙臺勞動力市場上還是幾十個人爭一個縫紉崗位的情況,如今卻成了眾多單位爭一個縫紉工。
如果說煙臺以及周邊地區服裝業原本就比較發達,崗位猛增造成缺工現象還可以預見的話,那么縫紉工的短缺,從沿海發展到內地,逐漸在全國各地蔓延的事實就更說明問題的嚴重性了。1月24日,西寧市2004年第四季度勞動力市場供求信息公布,裁剪縫紉工需求缺口排在前四位,而需求缺口最大的就是裁剪縫紉工。
技工學校一直根據市場需求調整招生制度。目前,煙臺市所有技校的服裝縫紉專業的學生都成了“搶手貨”。可是由于縫紉工勞動強度大,工資偏低,學校雖想擴大招生規模,但生源卻成了問題。學校方面認為,企業應根據市場變化,適當降低縫紉工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人的待遇,這樣才能栽好梧桐,引來鳳凰。但實際上,提高工人待遇,不是解決工人短缺問題的惟一途徑。縫制設備生產企業也在關注這個問題,已經有企業開始在機
器的細節上做文章,努力開發生產效率更高、操作起來更舒適的設備,以改善縫紉工的工作條件,以此來吸引更多工人。 嘉祺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