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軍服告別“的確良”
- 本報北京2月24日訊 記者郭嘉從總參、總后有關部門了解到,隨著全軍士兵和院校士兵學員全部換發新式服裝,作為我軍常服材料的“的確良”、“滌卡”已經徹底退出歷史舞臺。據悉,今夏5月,一 級士官將換發與二級以上士官相同制式的夏常服,義務兵換發改進材料后的新式夏常服。
新式士兵常服,在保持“87式”常服樣式基本不變的情況下,重點改進了服裝材料,統一了服裝顏色。夏常服材料,改為仿毛嗶嘰;冬常服材料,改為加厚仿毛嗶嘰。仿毛嗶嘰材料,是采用國內先進的紡織和原液染色技術,經紡織加工而成的。新式士兵常服,主要特點是毛感強,抗皺保型,可水洗,干得快,穿著挺括、舒適。
與此同時,海軍潛艇長航和新型艦艇作戰防護服裝日前通過專家鑒定,即將裝備部隊。艦艇官兵穿上這種新型防護服,可降低體能消耗,預防皮膚病,延長有效工作時間。
潛艇長航專用服裝的研制成功,結束了我海軍沒有潛艇長航專用服裝的歷史;新型艦艇作戰防護服能有效阻燃、防寒、防潮,防護功能突出。這兩項成果將使海軍艦艇人員戰時生存能力和適應特殊環境的工作能力躍上新臺階。
海軍現行艦艇防護服大多為上個世紀70年代的產品,防護功能比較差。為此,研究人員從材料、技術、工藝等環節入手,著力提高防護服的阻燃、防寒、防潮等能力。艇員在長航期間穿著該系列服裝,能有效克服因艇內高溫、高濕環境導致細菌、霉菌大量繁殖對艇員健康帶來的危害。
新年以來,空軍飛行員已穿著新型空勤特種工作服裝亮相,成為訓練場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標志著伴隨空軍飛行員50多年的老式空勤特種工作服裝退役,與第三代戰機相配套的新一代空勤特種工作服裝備部隊。
空勤特種工作服裝,是飛行員作戰、訓練的防護專用裝備。新一代空勤特種工作服裝,具備戰場防護、自然環境防護、生理和物理等多方面要求,顏色上體現飛行員象征藍天白云的工作環境,結構上簡潔、靈活、適體,便于操作,并與抗荷服、代償服、飛行裝具等裝備配套。
我軍軍服小史
軍服是軍人穿著的制式服裝,是軍人的外在標志。
從1928年紅軍利用戰場繳獲的兩臺縫紉機,在井岡山的舊廟里建立起自己的第一個被裝廠到現在,70多年過去了,人民軍隊的軍服逐步由雜亂到統一、由簡易到正規、由單一到系列。重大慶典和外事活動時穿禮服,作戰訓練穿作訓服,平時生活穿常服,文工團有演出服,軍樂團、儀仗隊有禮賓服。
我軍“50式”軍服第一次出現大檐帽、士兵套頭衫、女軍人連衣裙和“列寧裝”,后來有用料考究、式樣美觀的“55式”軍銜服,上世紀60年代,部隊取消了軍銜制,軍銜服也隨即廢止,全體官兵一律改戴解放帽,綴紅五星帽徽和紅領章。
1988年,我軍恢復軍銜制度,推出了“87式”系列軍服。從2000年5月1日開始,全軍官兵統一穿著“99式”長、短袖制式襯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