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會,縫制設備營銷的主渠道
國內會展業迅速崛起,許多企業將展覽會作為產品營銷的首選渠道
改革開放20多年,我國會展業發展迅速。
會展業是國際公認的朝陽產業,具有強大的關聯帶動效應,世界各國及我國各地區都將會展經濟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著力培養和大力發展。中國貿促會近日公布的研究報告顯示,未來5至15年內,中國會展業年均增長率將保持在15%至20%左右。
會展業的蓬勃發展,依靠的是參展企業與主辦單位的互動。被譽為“行業發展風向標”的行業展覽會,一直以來受到企業的高度關注。特別是在現代營銷中,展覽會所特有的企業形象整體宣傳、新產品營銷、專業信息收集等重要功能,已越來越得到企業管理與經營者的認同。因此,有遠見的企業紛紛把展會作為展示自身實力的舞臺。比如在中國縫制機械協會主辦、北京時瑞展覽公司等承辦的2004年中國國際縫制設備展(CISMA2004)上,浙江臺州的“飛躍”、“中捷”、“寶石”、“通宇”、“杰克”等著名縫紉機品牌就以豪華的陣容集體亮相,剛剛到任不久的臺州市委書記親自帶隊趕赴展會現場為自己的企業“捧場”,充分顯示了政府和企業對參加展會的重視。
參展是高效的營銷方式,縫制設備的特殊性決定了展覽會是其主要的營銷渠道。
美國一家展覽調查公司根據對美國公司參展情況的統計,指出參展是一種高效的營銷方式。
參展能“低成本接觸合作客戶”。依照這家展覽調查公司的研究,展銷會上接觸到每一個參觀者平均成本為177美元,而通過電話接觸一個客戶的平均成本為295美元。參展“工作量少質量高”。展覽調查公司的調查顯示,展會上接觸到一個合格的客戶后,平均只需給對方打0.8個電話就可以做成買賣。相比之下,平時的典型業務銷售方式卻需要3.7個電話才能完成。特別是調查顯示展會具有“手把手教客戶試用產品”的便利條件,更符合縫制設備參展的特殊需要。
縫制設備企業需要通過向用戶和經銷商進行現場操作,來展示新產品的性能和技術,展覽會正是參展商為潛在客戶測試產品的好地方,這也是制造業參展比例及在展覽會上的投入往往高于其它行業的原因所在。展覽會特別成為新興企業和品牌開拓市場的有效手段。比如CISMA,近年來其展商數量和展出面積激增,其中占相當比例的就是新參展企業。據統計,CISMA2004的新參展企業有176家,占參展商總數的17.39%。通過展會多年的培育,CISMA已使很多縫制設備企業從以前的名不見經傳逐步發展為行業中的名牌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