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生產的有效途徑
面對全球生產一體化的大趨勢,企業首先要端正心態,充分重視制造技術的研究與創新。
目前,人們更多地注重發展信息產業和與經營管理信息化有關的軟技術,似乎只有信息技術才是高新技術,大有信息技術包打天下之勢。但是,光有信息技術而沒有先進的制造技術是出不了好的工業產品的。整個工業發展史就是新技術不斷取代舊技術的歷史,是技術競爭史。因此,調整心態,充分重視發展先進制造技術,在工藝技術、裝備技術和過程技術上不斷創新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樹立目標,營造特有的企業文化,是在大變革中生存的必要條件。一個成功的企業,在制造業全球化的浪潮中,必須樹立長期的奮斗目標和營運戰略,建立一種企業文化氛圍,使員工們在統一的思想引導下,知道自己該干什么,并發揮主觀潛能,創造性地做好本職工作。而在和諧的人文空間中,全體員工能更加自覺地去做好每一件事。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的“精益生產”模式,就是旨在使每一位員工都明確要精減一切不必要的過程和環節,杜絕浪費,節約資源,從而最大限度地優化生產過程和降低成本的一種企業文化。
其三,以人為本,不斷提高員工的文化和技術素質。制造企業之間的競爭說到底是知識的競爭、人才的競爭,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信息時代,要求員工成為“多能型”人才,他們必須在工作中不停頓地學習。因此,企業必須為員工提供在工作中再學習的條件和機會。事實證明,不少世界級企業之所以能在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就在于將比其他企業多幾倍的時間用于員工的培訓,使他們成為能不斷適應市場的多面手。只有更多掌握綜合性知識的人,才會在工作中,為企業創造更多的財富。
除此之外,企業還必須客觀地進行自我定位,抓住機遇參與國際分工。我國制造業的總體層次雖然與發達國家相去甚遠,但這不是絕對的,每一個企業也許都會有自己的強項,如若以己之長攻入之短,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就能在全球一體化生產鏈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此基礎上改革、改進體制,加速建立現代公司制度,積極尋找合作伙伴,甚至先立足國內引進外資和技術,條件成熟時,在國外先合作建立銷售市場,再合資建立生產基地。這確是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融人并最終實現國際化生產的有效途徑。 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