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產一體化再認識
國際知名品牌費時十多年,通過合資或獨資的形式初步完成了基地向中國內地的轉移。國內縫制設備企業對此的反應也從最初的高呼“狼來了”,到漸漸看多了不覺新鮮,再到接受這個事實。多數企業認為,從客觀上來說“外業”的進入,一方面解決了一定的就業問題,同時也把許多先進的“樣機”,甚至經過“培訓”的師傅送到了家門口,正好拱過順風車。
再后來,中國企業自身也在做大做強,不但可以走出去建廠,甚至有了“吃掉”別人的勇氣和力量,而且還可以請進來外國專家為我所用,對一體化趨勢就更加心安理得。殊不知形勢還在不斷變化,除了生產品種和業務范圍的不斷擴大,國外“大牌”企業的子公司也一直在源源不斷地涌入國內,無論是出品還是內銷又占據了包括中端(產品)市場在內的更多的市場份額。
顯然,對制造業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我們的縫制設備企業還需要有一個清醒的再認識。
我們要做什么
全球生產一體化不可抗拒
進入21世紀,由于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國際化供應鏈系統的迅速發展,制造業的全球化趨勢將是不可抗拒的。
國際化生產和經營已不限于實力雄厚的跨國公司,即使是生產中間產品為制造商品服務的中小型企業,也把生產經營的國際化視作取得成功的手段。因此,我國的制造業將面臨愈演愈烈的市場競爭,特別是在加入WTO之后,各跨國公司和具有產品優勢的企業都將涌入我國開放了的市場,我國的制造業已不能依靠保護政策來獲取市場份額,企業必須以積極的姿態,主動投身于經濟全球化的大潮,在激烈的競爭中完善自己,獲得生存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