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縫制機械的春天是否來臨?
2005年3月8日-11日,第六屆中國(東莞)國際紡織制衣工業技術展在廣東省東莞市厚街現代國際展覽中心開幕,來自海內外三百多家生產廠、代理商在展會上推出了他們的拳頭產品,而本屆展會上最大的亮點無疑是縫制機械,它們吸引著大多數參展觀眾的眼球。
剛進展會大廳,豁然眼前的是一排排的電子繡花機整齊劃一的在布料上織著精美的圖案,各種電子縫紉機也層出不窮,這些都是本屆展會的主要參展產品,映射當前縫制機械行業繁榮景象,這是否預示著縫制機械春天的來臨?
世貿組織《紡織品與服裝協定》規定,從2005年1月1日開始,全球范圍取消配額,紡織服裝產品可以自由進入市場。這個被業界稱為“后配額時代”的來臨,不僅對中國紡織服裝業是一個好消息,而且也為中國縫制機械制造業帶來了無限商機,許多縫制機械制造公司正是看中了這次商機,紛紛在這次展會上展出了他們的電子繡花機、縫紉機。這些縫紉機械不僅科技含量高,而且操作簡單,極大的提高了生產率。像溫州飛歐特公司生產的三亮片刺繡機,每組機頭可裝三種規格亮片,具有完美獨特的補繡亮片功能,使特重刺繡功率更上一層樓,來參展的觀眾更是絡繹不絕。這都說明了我國的縫制機械工業已經形成了具有相當規模和一定水平,據有一定的國際競爭能力。
但是機遇和挑戰是并存的,許多國外企業也看中了這次商機,想從中分一杯美羹,國際著名的紡織機械生產企業紛紛落戶中國,目前已經基本形成了生產能力。而且外資企業在國內生產將大大降低其生產成本,使得紡織機械行業的低價優勢不再明顯。此次展會上,國內企業與外資企業都在這次展會上短兵相接,日本、韓國、德國的縫制機械科技含量高,工藝精美且一機多能,格外引人注目,對中國的縫制機械行業構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