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一步領跑全國——記東陽中國縫配城
浙江省東陽市下轄的虎鹿鎮,遠離核心大都市,且三面環山,但是坐落在此的中國縫配城卻成為了全國最大的縫紉機零件供應中心,而且還依然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令國內外同行頗感驚訝。
探尋其發展軌跡,中國縫配城的成長與中國縫制機械制造業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也與服裝成衣業的崛起息息相關。
據縫配城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增堯說:義烏人從“撥浪鼓、雞毛換糖”起家,成就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小商品城”。而東陽虎鹿人也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肩負背包,走南闖北,上門到服裝成衣廠推銷縫紉機零件。隨著服裝業的快速發展,以虎鹿為中心的“跑刀片”群體,自發在當時的虎鹿公社所在地成立了縫配專營市場,奠定了今天產業壯大的基礎。到了80年代初期,正是我國服裝制造業飛速發展的年代,縫紉機配件市場也急劇擴張。鑒于國內外縫配商貿界和服裝成衣界的大批量需求,當地政府在縫配經銷商的強烈要求下,果斷決定規劃新的經營場地,不到一年時間新區占地1.8萬平方米的虎鹿的縫配城誕生了。
中國縫配城的發展,也與當地民營經濟的發展氣氛有著密切關系。在靈活的商業背景支撐下,縫配城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雖然偏居一隅,但其成功地打造出獨特的專業市場,在縫制服裝行業獨占鱉頭。程增堯總經理介紹說:“縫配城經過兩次搬遷、五次擴建,現城區面積達15萬平方米,擁有600余家商戶,連鎖店遍布全國各地,產品暢銷全國,遠銷日本、法國、韓國和東南亞各國等17個國家及中困港、澳、臺地區,經銷總額占全國的70%以上。”
程增堯總經理還介紹說:縫配城成立之初,其經營的產品主要來源是當時虎鹿公社刀片廠生產的服裝面料裁剪刀片,以及其他各自然村(大隊)辦企業生產的簡易零配件,逐漸發展到工業用縫紉機、制鞋機、傘機等特種機的零部件。廣州和山東等地方各種縫紉機零件也紛紛進入縫配城,浙江的民營企業發展比較早,這也是成就縫配城的一個方面。而東陽人以產促銷、產銷一體的經營模式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獨樹一幟,被業內稱為“東陽模式”。同時,縫配城立足于專業興市,把小配件做成大市場,在縫配城不僅有各種
品種和規格的國產縫配件,也有多種進口部件。如今的縫配城還設有專業代購網絡,以滿足用戶購買特殊產品的需求,從而做到“你要買什么,我都有”。
在產業經濟飛速發展的年代里,縫配城經營戶也開始從整體上轉變經營觀念,一改以往店面經營的傳統方法,采用電腦辦公,信息溝通與國際同步。由于近幾年縫配城已在全世界樹立了良好的信譽,有的客戶不用親自上門看貨,而是通過網絡發布的貨源信息直接訂貨。市場目前已有部分經營戶在網上交易。
程增堯進一步表示:“2004年開始,縫配城圍繞‘內提外拓’的經營思路,以鞏固擴大市場規模為突破口,努力提升市場競爭能力,整個市場繼續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全年實現市場成交額4.1717億元,同比增長8.4%;出口額1.8億元;網上交易額1.2億元。”
如今,中國縫配城已被評為浙江省二星級文明規范市場和全國重點區域專業市場,是全國惟一的縫配專業大市場,也是我國最大的縫紉機配件集散中心和配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