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舞出 國產設備的春天
當我國縫制機械行業蹣跚學步的時候,國外的縫制設備企業已經走過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道路。雖然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縫制機械生產基地和銷售市場,但國外設備在中國市場依然保持優勢地位。
國內縫機市場情況
國外設備進入我國服裝企業時,所采用的銷售模式大多是區域代理制,也就是通過國內的經銷商來打開市場。經多年的市場開拓,他們與服裝行業已經形成了很好的合作關系。多年來,國內縫制設備生產企業為加快奪回國內市場可謂不遺余力,但是目前中國著名的服裝企業中還都是國外縫制設備在唱主角。
一直以來,經銷商都傾向于代理國外設備,因為服裝企業對國外設備高度信任。很多經銷商多年來一直在做國外品牌,已經形成了較為穩定的市場和客戶群,輕易不想打破現有狀況。另外國外的廠家也對他們代理國內品脾有不同程度的限制,這也是國內企業難以打開市場的原因之一。事實上,記者常聽一些經銷商說,代理國外品牌的利潤其實很小,而國內生產企業給他們的利潤空間更大一些。但是由于技術和質量等原因,服裝企業還是對國外設備更加認可,而且越是實力強的服裝企業越是關心產品的品質,而不是價格。所以經銷商更愿以推銷國外設備為主。然缺乏戰略指導,市場環境也有待完善。另外生產企業和經銷商由于角度不同,也存在一定分歧。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得以很好地溝通和解決,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國產設備在市場上的占有率。
在縫制設備行業中,大多數經銷商多年來只作為銷售平臺,不涉足生產領域,但是一些經銷商在實力擴大后,不滿足于只作為一個銷售平臺,而是利用自己對市場的充分把握進軍生產領域。業內一些成功的例子,引起了廣泛關注。一些經銷商認為,如果生產企業給出的利潤空間不能讓他們滿意,肯定會使雙方的合作受到影響,甚至激化矛盾,也許還會有更多有實力的經銷商進入生產領域。
產銷溝通 優勢互補
在很多經銷商看來,目前在與生產企業的對話中他們還處于弱勢。他們希望生產企業一方面能多聽取他們的建議,加強品牌意識及新產品的研發,進行高層次的技術競爭,不要總在低層次競爭。另一方面還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大品牌更應側重宣傳,讓服裝企業通過最快捷的方式了解到國產設備的發展與進步。
生產企業方面,則希望經銷商對國產設備加大推廣力度和熱情。甚至有些企業在思考可不可以建立起一個直接面對服裝企業的銷售模式,省去經銷商這個中間環節。但是這樣的想法如果要進行的話,難度太大,資金和精力的投入也較大。相對而言,經銷商的銷售更專業化,可以迅速打開市場,節約成本。
生產企業還是應該把立足點更多集中于產品,更專注于產品的設計、改進及生產,更好地利用經銷商已經擁有的銷售網絡和完善的物流配送,在短時間內把產品推向市場。而經銷商則要專注于做好市場。產銷雙方各取所長、優勢互補,“各自做好擅長的事”,聯手樹立國產設備的形象,讓服裝企業對國產設
備有更多的了解和認可。
無可否認,縫制設備行業要想成為中國服裝產業的支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在這條路上,生產企業和經銷商的相互扶持,通力的合作方式,進行更有效的溝通、合作,以高效快捷的方式整合、優化市場,加速國產設備進入服裝企業的步伐。經銷商所要做的不僅是銷售產品,而且還要致力于對市場的研究,向生產企業提供來自服裝企業的第一手信息,以便廠家更好地把握市場,隨市場的變化進行生產調整,從而使生產活動真正以市場為導向。生產企業要充分認識到市場是生產、研發的風向標,不放過市場上任何一條有價值的信息。讓研發、制造等部門直接面對客戶,不但為客戶提供系列化、個性化優質產品。還要通過培訓和技術推廣為紐帶,為終端客戶提供管理、營銷培訓等附加服務。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開發適銷對路的新品,確保實現研發營銷和服務同步。同時,以各種方式強化市場活動,完善國內外市場的服務體系,做好新產品推廣工作,使新開發產品在第一時間被廣大經銷商和用戶所了解。同時,加強市場銷售及
服務體系隊伍素質建設。整合現有市場營銷網絡,進一步完善市場管理,拓寬銷售渠道,搶占更大的市場空間。
期待國產設備的春天在產銷雙方的共同努力下早日來臨。